小姑丈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9-04-27 21:52

未來5年趨勢 專家:小宅、智慧和預鑄工法

隨著房地產市場型態改變,建商推案不再只重視外觀設計,除了舒適、美觀之外,對於建材等級、智慧科技、人性化設計等機能也相當要求,專家預言,接下來五年內,「住宅縮小化、智慧化、預鑄化」將會直接影響建築產業的生態。
根據統計,全台於2009年設有戶籍住宅之平均人口數為4.25人,截至去年第4季,10年過去目前僅剩下3.35人,相當於每戶少掉0.9人,未來也將持續減少。群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張菱育表示,一方面是年輕人想要搬出去住,想要擁有自己獨立空間,過去三代同堂家庭模式已式微,取而代之是單身族、頂客不婚族或夫妻僅生1胎小家庭,也成為少子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和唐建設總經理王志亮預估,近年這波房市走小宅化,住家35坪以內成主力,也趁勢崛起,目前就連傳統的4~5樓透天別墅,也都可以看到縮小地坪、推出小宅搶市,除符合多數消費者購屋需求,小坪數住家透過壓低購屋總價帶,也可提升成交率。他預測說:「因為人口的變化下,未來若成本效益合算,未來甚至會重回2層樓透天時代。」
再來隨著科技化的發展,導入智慧化、情境化也成為不少建案的標配,就連市郊首購案「侑信寓見未來」,都納入智慧家庭系統設計,可遠端遙控居家設備,已成為不可擋之趨勢。王志亮表示,進一步包括遠端醫療照護、居家照護機器人等入住家庭,都會成為高齡化下的必要變革。
最後則是營造工法的改變,尤其預鑄工法,是先在工廠預鑄大小樑柱、樓板等,保留了建築結構接合的部分,再到工地現場打設混凝土等收尾,最大的缺點就在於較無變化性,都為模板施作。
王至亮表示,預鑄工法由於施工品質高,又節省一半工期,國外其實早流行久,台灣目前尚且不風行,經濟規模也不到,但是未來會因缺工、降低工程成本等影響,這樣的工法在台灣會加速發展,預估接下來5年就能較為普遍。(王鈞生/台中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