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5-05 12:00

4月出口統計7日公布 可望維持正成長

財政部7日將公布4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專家表示,雖有美中貿易衝突等利空,但國際景氣處於復甦軌道,仍可望維持正成長。展望第2季,財政部官員預估有機會比原預測8.6%高。
受惠國際景氣處於復甦軌道,加上高速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延燒,帶動台灣出口表現,一度創下連16個月正成長態勢。今年2月雖因農曆春節因素,出口中止正成長,但3月出口強勁反彈,單月規模來到300億美元,也創下歷年單月新高,激勵第1季出口成長達10.6%,連6季雙位數成長。
財政部官員表示,第1季出口持續雙位數正成長,主要是全球景氣持續復甦,新興科技運用擴散,加上國際原物料上漲效應,以及對中國出口的電子零組件強勁回升等因素所致,預測第2季出口展望,有機會比主計總處預測的8.6%還高,續呈現雙位數正成長。
不過,由於美中貿易衝突升溫,加上地緣政治風險提高,今年全球經濟情勢充滿不確定性,也為台灣進出口貿易帶來一些變數。尤其一直以來被視為主要競爭對手的南韓,4月出口意外下滑1.5%,是18個月來首見頹勢,令人擔憂台灣4月出口,是否如同財政部當初預估的那麼樂觀。
對此,元大寶華策略分析師顏承暉表示,4月出口維持正成長「沒有問題」。他指出,南韓4月出口看似不如預期,但從日前公布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就可窺知一二,南韓3月製造業PMI就已經落至49.1,4月更進一步降至48.4,顯見已經有萎縮現象。
而且,南韓的產業主力包含鋼鐵、造船等基本金屬製造業,在這波美中貿易衝突首當其衝,因此立即反映在出口衰退上,台灣相對不是以基本金屬製造業為主,受傷害的影響不如南韓那個大。
顏承暉說,南韓4月出口雖衰退1.5%,但原本市場上預測成長約3%,誤差僅約4%左右,沒有差太多。台灣去年4月出口基期較低,維持正成長的機會仍相當高,不太可能因為美中貿易衝突而轉為負成長。
不過,他也指出,美中貿易談判尚無結論,若6月美國正式對中國課徵高關稅,屆時恐將影響台灣下半年的出口成長動能。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