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6/26/62663.jpg)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6-04-18 15:45
出現V型反彈?房市走向量穩價緩跌
2016-04-18聯合報 記者江碩涵整理
經濟,央行3月底宣布再降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並意外地大幅度鬆綁房市信用管制。由於過去幾年央行房市管制措施,強烈衝擊國內房市,尤其房屋貸款成數限制更是目前房市買氣下滑的主要關鍵。
央行降息加上鬆綁房市管制,房市未來到底會怎麼走,成為民眾關心的焦點。
近期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因降息與房市鬆綁,上海、香港、廣州等一線城市正面臨房價飆漲、民眾爭相買房等現象,不少人開始猜測,台灣房市可能會像中國大陸一樣出現V型反彈,重現飆漲情形。
但仔細分析中國大陸房市,可發現兩岸房市狀況雖有雷同,但其實也有不少差異,台灣恐怕難以完全複製中國大陸的經驗。
2008年金融海嘯後,各國紛紛推出量化寬鬆政策(QE)、降息印鈔導致龐大資金湧入房市,造成房價過度飆漲,民眾無力購屋,兩岸政府也分別推出強力房市管制,祭出各類抑制房價上漲的措施。
中國大陸除了大幅度拉高民眾購屋自備款,還對外資、非在地居民祭出限購令、禁止非自用購屋等各項管制措施,限制購買對象及限制貸款成數;台灣除了央行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外,財政部門推出房地合一稅,各地方政府也積極推行豪宅稅、囤房稅、調高房屋稅基等房產稅改,造成民眾持有房地產與交易房屋的稅負大幅攀升,衝擊買方進場信心,成為近期房價下跌關鍵。
房地產下滑、經濟情勢不佳,兩岸政府又開始鬆綁房市管制措施,雖然中國大陸鬆綁更多稅制限制,但台灣目前房產稅改的「重稅疑慮」仍未完全消除,加上房價的確偏離一般民眾所得,短期內房市要立即反轉向上的機會並不大。
雖然中國大陸V型反彈的經驗要複製在台灣的機會不高,但台灣房市交易量能幾近谷底,已出現流動性危機,央行管制鬆綁後,民眾買房意願確實出現明顯提升,房市崩盤危機減弱不少,在緩慢下修階段中,台灣房市應能呈現量穩價緩跌的趨勢,走出自己的格局。(本文由葉國華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