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vinfan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6-03-01 16:04
趨勢藏在數字裡...五大數據看穿港都房市
記者林美欣/整理報導
全台房價都跌,交易量都衰退,高雄也不例外,2015年交易量創下縣市合併後的新低,房價與高點時相比下跌近6%,專家認為未來仍有5~10%的降幅可能,以下5個數據看出高雄港都房走勢。
1. 推案量:知名建商火力全開。聯合報報導,高雄今年第1季推案量初估達250億元,興富發、遠雄、京城、達麗等上市建商,農曆年後推案動作加大,搶攻頂級豪宅,以及低總價產品,上下進攻。
2.成交總價帶:大建商搶攻M型消費層不無道理。根據永慶房產中心統計成交資料發現,高雄成交總價多集中在300萬以下、300-500萬、500-800萬元,以及1000萬元以上相對高總價產品。中間階層800-1000萬元反而是最少總價帶。
3.成交量:逐年下降。2014全年買賣移轉棟數38815棟,2015年34845棟,創下高雄縣市合併後的新低紀錄,而許多專家曾預言房地合一上路、總統大選後房市回穩。不過,從高雄市地政局統計資料來看握尚未看到回溫跡象,今(2016)年1月2976棟,2月1260棟。
4.房價跌幅:七都房價全部下修,高雄也不例外。永慶房產集團比較高雄今年2月與房價高點(2015年Q2)時、以及1月房價,跌幅分別為5.8%、與1.5%。
5.餘屋量:價格是成交的重要關鍵,房價開始下修有助於成交量放大嗎?根據統計,高雄餘屋量至2015年為止達到1.48萬戶,曜群廣告總經理邵泓在蘋果日報分析,高雄從2011年起連續5年推案量大於過戶數,要消化這些餘屋量3~5年跑不掉。高雄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張永義則分析,大坪數、高總價產品銷售期拉長是餘屋量增加主因,目前市場還是以1字頭首購為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