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曾8858 發達集團執行長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5-07-27 19:03
頭頸癌最短命癌!三不一要心理調適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頭頸癌威脅國人健康,與日俱增!根據衛福部健康署公佈的癌症登記報告,位居十大癌症的前5名,包括口腔癌、鼻咽癌與食道癌等,皆屬於頭頸癌的範疇。臨床發現,有一些頭頸癌患者因為內心的徬徨、猶豫、擔心、害怕,而聽信他人的意見採用偏方療法,卻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甚至影響存活,非常可惜!
頭頸癌病人與國人平均壽命相較下,少活16.3年,可說是最短命、最早夭的癌症;國際頭頸部腫瘤聯盟(IFHNOS)也表示,頭頸癌是為世界各國家民眾死亡與殘疾的主因之一。
逾9成頭頸癌病患常有抽菸、喝酒及嚼檳榔習慣
研究顯示,頭頸癌的形成與遺傳、基因耐受性、飲食習慣、環境污染等危險因子有關,其中超過90%的病患常有抽菸、喝酒及嚼檳榔的習慣。
許多頭頸癌患者未定期接受篩檢,失去預防與治療先機
亞洲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任侯勝博表示,台灣治療頭頸癌的成效不比美國差,但由於台灣的患者接受治療時大多已為第四期,相較於美國患者在罹病第一、二期就積極接受治療,因此在頭頸部癌症方面的治癒成效,才會顯得美國優於台灣。
為了早期發現,近年來醫療院所提供免費口腔癌篩檢的服務,且頭頸癌病患亦可核發重大傷病卡免去部份醫療負擔,但也許是心理上的恐懼,許多嚼食檳榔的民眾,並未定期接受篩檢,失去預防及治療的先機。
大多數頭頸癌在復發或移轉後之整體存活率均偏低,倘腫瘤發生復發或轉移,無法以手術切除或放射線治療時,僅得以化學治療或支援性療法幫助病患,然其一年存活率約僅10%。除了在研發上還有賴醫界努力之外,如何突破患者在面臨重大生活轉變上的心理適應,也顯得非常重要。
頭頸癌患者的心理調適:三不一要小技巧
諮商心理師王怡文表示,針對頭頸癌患者的心理調適,有「三不一要」小技巧:
1.不輕易放棄或中斷治療
對疾病治療有不清楚時,可以尋求醫師或個案管理師,了解疾病治療的正確資訊,讓自己對於接下來的治療狀況,有初步的了解與心理準備。
2.不躲藏
患者應該嘗試發展或保持原有的良好興趣,可以讓自己不會感到一無是處,生活從中找到意義,進而獲得自我掌控感,提升生活品質。
運動習慣除了讓身體動一動之外,還能促進腦內啡(endorphin)的增加,提升心情愉悅感。
3.不傷害身體
多數頭頸癌患者終其一生的生活習慣多以仰賴菸、酒、檳榔為主,在治療期或恢復期需要改變的就是維持健康行為模式,降低治療副作用、減少疾病復發的可能性或衍生其他第二類癌症的發生。
4.要懂得尋求專業人員協助
得知罹癌消息後,學習自我檢查情緒很重要,如果發現自己有失眠情況、無來由的發脾氣、老是有提不起勁的感覺等,都要主動告知醫療人員需要尋求心理師協助,說說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寫寫日記,讓情緒有個出口可以容納正向感,這樣一來,才有能量繼續往前走下去。
頭頸癌需適當營養支持,預防營養不良的情況發生
此外,頭頸癌患者就像所有癌症患者一樣,經過治療後,會出現味覺消失、唾液分泌減少、噁心與嘔吐等現象。新光醫院營養師陳雅吟表示,頭頸癌病人術後最怕吃不好體重下降,若病人的營養狀況不佳,可能因此被迫中斷治療,應該給予頭頸癌病人適時適當營養支持的介入,預防或改善營養不良情況,並改善治療引起的副作用、維持體重和增強體力,以支撐完整癌症治療的每個療程,才能戰勝癌症!
國際頭頸部腫瘤聯盟(IFHNOS)組織在去年紐約世界頭頸癌大會之際,首度向全世界宣示7月27日為「全球抗頭頸癌日World Head & Neck Cancer Day」,理事長侯勝博教授表示,台灣也為會員國之一,理當盡全力響應支持此行動。並邀請病友們與專業照護人員齊聚一堂,透過營養、心理、語言等治療師提供的專業知識,分享給台灣頭頸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