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肥 發達集團技術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2-15 16:18

探究大陸資金外流現象的底細

2015年02月15日 04:10 工商時報
中國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日前公布資料顯示,近一年來大陸資金外流情況甚為凸顯,其國際收支資本帳的逆差數字很大;這種現象背後的「底細」究竟為何,值得大陸政府及海內外投資者好好探究,以檢視大陸資金進出形勢是否已發生「大逆轉」,再採取合適的因應策略。
依據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所公布資料,2014年大陸國際收支雖經常帳仍有順差2,138億美元,但資本帳卻出現多達960億美元的逆差,其中單單第4季的資本帳逆差額就有912億美元,顯示這一年的大陸資金進出,是「越近年底資金外流越多」。這種形勢若延伸到今年,將使今年大陸國際收支資本帳繼續入不敷出,而干擾大陸總體經濟和財金部門的運作。
回看過去,大陸很少出現資本帳逆差,譬如2000年以來,只有2012年出現該項逆差168億美元,其餘年頭,都是順差。這顯示多年來的大陸,一直是國際資金的「窪地」,即外部資金匯流而入的水庫或大池塘。此乃多年來大陸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及市場熱度居高不下的因素之一。
相較之下,2014年的大陸資本帳逆差,來得很突兀,也會讓海內外投資者起疑,即擔心國際金流已從大陸「改道」而去,且使大陸國際收支發生結構性的逆轉。如果真是這樣,則今後大陸經濟和市場的增長能力,乃至大陸股價、房地產市況、人民幣匯率都會走疲,海內外投資者的大陸投資規模和布局強度,也有必要相應改弦更張。
然而,我們若追根究底地深入檢視,當會發現這一波的大陸資金外流,起因相當多元,其中有的是正面,有的是負面,也就是好壞參半,且正負面因素可以相抵。因此,各方對大陸資金外流現象,暫時可予以「中性看待」,不妨再觀察半年或一年,不必急著下結論及遽然翻轉投資方向。先看上述負面因素,這是指部分投資者真正看壞大陸,且已著手把資金移出大陸。這部分主要出於大陸傳統製造業和房地產領域。眾所週知,近年大陸傳統製造業受工資升高、存貨過多、環保法令嚴格等因素衝擊,投資經營環境越來越壞,業內外商撤資情況非常明顯,陸資廠商「轉場」至外國設廠的案例也很多,當然助長了大陸國際收支資本帳「順轉逆」的態勢。
而大陸房地產,近兩年價格已自高峰滑落,成交量亦是逐步冷卻,致不少中外投資者趕緊把手上物業降價脫手,以收回資金,轉作其他用途;其中有的是把資金轉投美日歐等地的房地產,相關情況,近來在媒體上屢見不鮮,自是大陸國際收支資本帳的「減項」。
至於大陸資金外流中的正面因素,即「健康的外流」,首先是大陸赴外投資顯著增加。去年大陸赴外FDI(直接投資)金額,首度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到1,029億美元之多。這是大陸資金外流的一部分,但它會提升大陸對外經濟影響力,也使大陸企業更深入掌握全球市場,是良性的資金外流。
其次,去年人民幣匯率走貶,逼走了相當多的熱錢,這對大陸整體也是正面、有益的。因近幾年來有數以兆美元計的國際熱錢湧入大陸,雖給大陸市場帶來熱氣,但也助長了大陸房地產市場的泡沫化,並激發出金融信託憑證、緊缺商品的投機之風,而給大陸整體財經帶來動盪風險。因此,熱錢的退出,應是利大於弊。
總的來看,大陸這一波資金外流,本質應是過去「資金蜂擁擠進大陸」偏差情況的反轉,尚無充分證據顯示大陸國際收支結構崩壞。中外投資者應以平常心,來安排大陸投資布局,另對於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估測,也可以多用客觀的市場法則,而作「有升有貶」的估測,不宜賭一路貶或一路升。
大陸政府則應強化金融政策運作方法,及加速建設完善的金融市場,使匯率和利率能充分反映整體資金供需形勢,及對大陸資金進出發揮調節、平衡作用。嚴格說來,資金內流過多和外流過多都不健康,常態應是「收支近於平衡,最好收入略大於支出,小有盈餘」。此目標值得大陸政府積極追求,以增強海內外投資者的信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