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果粉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4-12-20 07:56
睪固酮低下 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男性更年期-睪固酮低下症與代謝症候群相關,均易提高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報告顯示,睪固酮低下症危害男性健康,增加死亡率。奇美泌尿外科主治醫師蘇家震表示,罹患睪固酮低下症病人除接受評估治療,並需改變飲食、運動等生活作息。
蘇家震說,睪固酮低下症在中老年男性常見, 40歲以後隨年齡增長,血清中睪固酮濃度每年約以 0.4%~ 2.6%遞減。常見症狀有性慾下降、勃起功能障礙、活力減退、情緒低落及睡眠障礙等。同時也可能有第二性徵退化、骨質疏鬆、脂肪增加、睪丸萎縮等。
目前有研究發現,睪固酮不足時除會影響生活品質,更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骨折等危險性。甚至有報告顯示,中老年男性如睪固酮濃度較低者,長期追蹤過程中會增加其整體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等。
2004年 Laaksonen及 2006年 Kupelian發表的兩個大型縱貫性研究,分別統計 702位及 950名中老年男性,平均追蹤 11年及 15年,結果皆顯示睪固酮濃度一開始越低的病人,在追蹤過程中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性越高。同時當具有代謝症候群的組成因子越多時,其血清中睪固酮濃度亦有越低趨勢。
台灣男性學醫學會於 2004年針對 650名 40~ 80歲進行男性健康管理研究,有效樣本是參照美國聖路易大學老化男人睪固酮低下症問卷評量項目測試,高達 80%的樣本具有睪固酮低下症的症狀。抽血檢驗結果亦顯示 24%的樣本確認為睪固酮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