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09-03-20 18:58

愛...別太遲.....

愛...別太遲..... (轉文)
今天接了個電話,是在深圳時的好友。她泣不成聲告訴我,媽媽腦溢血突發去世了。入棺的時候,只見老人掩不住交錯的皺紋,讓她心如刀割。一連幾日,直至出殯,她跪于靈前,無聲,無淚。她05年畢業並找到一個還不錯的工作,經常寄一點錢給媽媽以表孝心。但這些錢媽媽一分未動,一直都給她留著了。由于大都是在外地忙工作,她很少有空回家看望老人,已經答應了媽媽今年回家過年的。沒有陪媽媽走完最後一程是她一生的遺憾。
當時心裡只覺得唏噓一片,一聲嘆息作罷。現在想來,心裡隱隱作痛。
我想,和大多數在外奔波的年輕人一樣,好友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換來父母殷實的晚年。可能因為工作繁重,一年乃至幾年很少回家;因為時間緊促,晚上回家拿起電話準備打給老人的時候才發現已是深夜;因為生活節奏太快,父母的生日記在手機和電腦裡面卻常常忘記。或許不知道,錢對于老人來說,替兒女們攢著是最大的用處了。老人習慣于粗茶淡飯,不知道口紅和西裝已是當下的流行,他們只是想看看孩子們日漸成熟的面龐,聽聽兒女們在外的苦楚和辛酸。
父母在世的時候,我們所有的兒女都有一種錯覺,來日方長,父母會陪伴我們直到永遠。可是有這麼一天,當他們最終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陪伴他們的時間真是太少了、太少了。我們的心裡總是裝著無窮無盡的工作,追逐著渺如煙雲的名利,惦念著心愛的配偶和孩子,可卻把他們忽略了。其實他們的要求並不高,只是希望你對他們講述你的吃、穿等等最尋常的瑣事。無論你多大、多老,心在何處,身在何方,他們總是為你揪心、為你著急、為你牽掛、為你忙碌、為你喜悅。這一點一滴,在無數的日子裡,便構成了偉大父愛和母愛。這種愛是單向的、無私的、不求任何回報的,因而這種愛也是偉大的。父母需要的不是“感恩節”,“父親節”“母親節”這樣的洋節,不是存折上那個沒有生命的數字。而是細水長流的關愛。感恩,要及時知曉父母心中之所想、所願和所盼。
當節假日時,先別考慮去哪個風景區,抽點時間回家看看年邁的父母,對于你來說,那些風景暫時還不會消失,而和父母見面的機會,是見一次少一次;當你偶爾下班比較早的時候,別忘了給父母打個電話,哪怕是在你和朋友去餐館的路上;請把家人的電話從那些存儲工具中刪除而用心記著吧,因為你的數十次生日,父母都及時端上你最喜歡吃的食物送上最貼心的祝福,而在你自己生日的時候,也別忘記感謝父母給了你生命。
孝順,其實很簡單,因為父母向我們索求的本來就太少。可憐天下父母心。總之,愛別太遲就行。
想起上個星期我給媽媽打電話,說了很久。後來跟媽媽撒嬌說:“我好想吃你做的回鍋肉啊。我自己做的超難吃,你女兒怎麼那麼笨啊?”週末爸爸給我打電話說:“孩子,今天回家吃飯吧。”這一聲“孩子”,像炯媽說的,把我的心融化了。我有什麼理由拒絕?回家覺得爸爸的鼻音挺重的,我問:“爸,你感冒了嗎?”爸說:“沒事啊,看見你們一高興就好了!”吃飯的時候,是我最愛的回鍋肉,LG最愛的垛辣椒魚頭。後來我跟媽媽說:“今天的魚頭水平欠佳啊。”媽媽笑著說:“這不怪我啊,這魚頭買了好幾天了,你爸爸非要放冰箱裡等週末你們回來再蒸。”爸像個孩子似的說:“就是,就是,孩子們不回來,吃什麼都不帶勁!”……
工作忙,最多也就週末回家陪爸爸媽媽吃頓飯。但隔兩三天我就會打個電話回家,雖然只是寥寥幾句。不一定有事才能聊,純粹聽一下彼此的聲音,讓彼此知道彼此安好。
愛,不是只能在有事的時候才表現,愛是細水長流。
愛真的需要及時,遲到的愛或許變了味,或許就是永遠的遺憾……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