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瓜不拜 發達公司協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4-03 01:20

台股急凍 外資期貨偏多

台股急凍 外資期貨偏多
【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2013.04.02 02:35 am
台股受到清明節長假效應影響,買盤資金處於觀望心態,台股昨(1)日成交量僅533.68億元,日成交近五交易日像溜滑梯一路下滑,昨天更寫下今年來最低量。
但「春江水暖鴨先知」,期貨市場卻有不同表現,期貨上周五(3月29日)逆價差收斂,昨日一舉轉為正價差,外資多單留倉口數更逾9,000口,代表對後市持偏多看法,投資人不需看空台股後市。
除連續假期與國際經濟數據等不確定因素干擾,摩根中小基金經理人顏榮宏表示,隨時序將進入股東會旺季前的停資券高峰,近期資券同降反映散戶心態保守,亦是台股成交急凍因素之一,待停資券季節性干擾消除,散戶籌碼應有回流機會。
日盛投顧總經理李秀利說,台股昨日創下最低量,其實是非戰之罪。由於亞股整體表現都不佳,加上市場擔心日圓寬鬆力道會否如預期強,導致觀望氣氛十足濃厚,尤其台股本周受清明節連假影響,僅有三個交易日,量能不繼是預料中事,若美國製造業指數、超級財報周等數據報出佳音,買盤下周可望轉趨積極。
根據過往經驗,台股近二年來日成交金額連四日下降,共出現過九次,後市漲跌互見。但包括後一周或後一月,平均報酬都在正負1%以內,由此可見,連日量縮並不一定會將台股推向大跌懸崖。分析師指出,現階段盤面只是觀望氣氛濃厚,投資人不需擔心「低量之後必有低價」的迷思。
就大盤表現來看,台股連日量縮,加權指數卻碎步墊高,華南永昌證自營部經理方慕孺認為,此情況象徵市場上「惜售心態」,也就是多數投資人不敢買,想賣股票的人也不多。
由於清明節連假在即,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鍾景星表示,短期來看,量能不易放大,指數空間也不大,但類股將持續輪動,唯須留意個股表現差異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