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yy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3-02-25 08:42
江內閣應跳脫窠臼大破大立
江內閣應跳脫窠臼大破大立
行政院長江宜樺在正式就任後發表的談話中,引述「論語」中孔子與子貢的對話,期盼能建立一個「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的社會。然而,由於近幾年來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網路上馬上出現負面反應,認為這是要窮人「苦哈哈」(樂道),而讓富人「裝模作樣」(好禮);甚至還有人改為「貧而樂『盜』、富而好『利』」,凸顯民眾對社會兩極化的不滿情緒。
我們認為以台灣的現狀,江內閣應該更貼近民眾,了解社會各階層的需求,因此與其以論語學而篇「貧而樂道、富而好禮」為目標,不如改採禮記禮運大同篇「老有所終,壯有所用」,才更符合江內閣所需面對兩大急迫問題:年金改革(老有所終)、經濟與就業成長(壯有所用)。
年金改革問題是多年的沉痾,在去年年底引爆,馬英九總統與行政、考試兩院不迴避,願意接下燙手山芋,態度值得肯定。雖然去年的方案,在行政院方面是由江揆任副院長時主政,但行政、考試兩院的方案在規劃方向和作法上,被批為「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及「挖東牆補西牆」,而且連「順了姑情逆嫂意」都做不到,讓勞工和公務員對改革方案都怨聲載道。
至於經濟成長方面,台灣去年前三季的經濟成長率是亞洲四小龍的最後一名,幸好第四季成長率高達3.42%,全年估算為1.25%,可望小勝香港或新加坡。至於失業率年平均為4.18%,慘居四小龍之冠。更令人憂心的是,按教育程度別觀察,國中及以下者失業率3.52%,高中(職)程度者失業率4.22%,大專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4.58%,其中大學及以上者失業率5.37%。換言之,受教育的時間越長,找到工作的機會越小。
雖然國家大政千頭萬緒,然而最重要的是老有所終與壯有所用,此兩大問題若不能妥善解決,社會將動盪不安。這兩大問題,在陳冲內閣時代當然也注意到了,並努力過了;然而成效不彰,甚至在經濟成長方面,創下預測「九連降」的記錄。究其原因,陳揆的「專家內閣」是部會各自作業,然後再做整個拼盤式的組合。因為是專家調製,細項都很精緻,但合在一起卻不十分搭配。
以年金改革而言,雖然考試院曾提及三層年金的概念,但未讓民眾清楚明白。所謂三層年金,在西方先進國家,第一層是「社會保險」(社會安全制度),只要是國民就獲得相同的基本養老給付,如同全民健保,不會因為是公務機關或民間企業退休者而有所差異。但目前的「公保」、「勞保」、「軍保」等養老給付,卻是依照受雇人員退休前身份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此外,更因工作年資不能併計,造成政府機關與民間企業人才難以相互流動。這是江內閣應該跳脫窠臼、大刀闊斧改革的部分。
至於第二層則屬「退休金」,依雇主而有所不同。公務員與民間企業員工領取不同的退休金原本無可厚非,但政府在民間退休金方面強制提撥勞退基金,原本是避免中小企業關廠或倒閉,導致員工完全領不到退休金所做的「安全閥」,並不表示政府應負擔民間企業全部退休金。但在此次年金改革中,政府治絲益棼,反讓民眾誤以為民間企業退休員工應與公務員退撫有相同待遇,以致紛亂不絕。另外,有關第三層年金方面,在先進國家是由個人自行規劃,於年輕時加買商業年金險或進行長期投資,作為前兩層以外的補充,好讓退休後生活更寬裕。
在經濟施政方面,陳內閣依循傳統思維,寄望由明星產業及標竿企業來帶動國內的成長與就業,從而有所謂「六大新興產業」、「十大重點服務產業」、「中堅企業躍升計畫」等規劃。過去的成功模式並不保證未來也一定成功,因為時空及資源環境改變了。這些明星產業與標竿企業,多數是高端的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產業,只雇用有限的本國勞力,其最下游的組裝,若非在國外,就是雇用外勞。政府的施政,應促成「壯有所用」,讓國內民眾得到最大的就業機會。因此江內閣宜打破窠臼,重新規劃讓國人充分就業的經濟成長策略。
綜言之,政府在提出年金改革方案前,應將三層年金概念闡述清楚,對於第一層的社會保險,應有大破大立的作法,打破職業別的藩籬,讓所有的民眾退休後得到相同的基本生活保障,才能徹底消除公務員與民間企業員工的相互對立。在促進成長與就業方面,不宜再迷信明星產業可以帶來充分就業,而應有全新思維,讓轄管全國六成人口的五都首長相互競爭。既然這些「諸侯」的人事編制擴大、治理職權提高,且經濟發展條件各有特色,理當讓他們負起更多責任,依地方特性,積極對外招商,設法帶動轄區內就業率提高。其政績進可攻(更上層樓),退可守(繼續連任),從而使地方利益與全民利益相合;中央政府只須適時提供必要協助,即可水到渠成,又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