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y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2-09-03 07:49

兩岸應攜手一起去賺俄羅斯的錢

兩岸應攜手一起去賺俄羅斯的錢
經濟分量在全球舉足輕重的俄羅斯於日前正式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這是國際經貿界的頭條新聞。但我們更注意到,最近海峽兩岸都出現「攜手共賺全世界錢」的聲音,則俄羅斯「入世」所產生的龐大商機,有條件成為台灣和大陸實踐這項想法的試金石。期盼兩岸雙方能共同掌握此一合作發展的契機。
俄羅斯是中國最重要的鄰邦,兩國國境線長度超過1萬公里,但彼此經貿往來關係並不密切。2011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只有8百億美元左右,僅比台海兩岸貿易額的半數稍多一些。
這是因為俄羅斯的產業結構相對單調,能源、原材料、重工產業占了相當大的份額,因而缺乏多元化的產業體系,既有產業的生產鏈也不夠深長,不像中國大陸之具備上中下游配套齊全的產業體系。所以,中俄貿易內容也相對單調,主要是俄國以能源、上游物料,交換中國大陸的民生工業產品。換言之,中間材料的交易偏少,使中俄貿易發展的動能受限。
另外還有一個「雙方接觸不良」的問題。歷史上中俄兩國的政治恩怨複雜,乃是眾所周知。即便到了近年,政治矛盾緩解了,雙方商民的往來已迅速升溫,但是民間商業交易發展過程中,也留下頗多不愉快的回憶。如中國商民動輒罵俄國人不講信用,常輕易違反交易合同。俄國商民則常批評中國貨品質不佳,說其「假冒偽劣」的情況不少。雙方之間的是是非非,顯示中俄貿易市場的秩序,亟待大力整頓。
至於台灣和俄羅斯的貿易往來,規模更小。2011年台俄貿易總額只有39億美元,僅是大陸對俄貿易額的5%左右。此因台灣對俄羅斯曾長期隔閡,過去的冷戰時代裡,彼此是「老死不相往來」。雖1980年代初期,台灣開放了對俄貿易,但雙方的交易,直到近年才有一些熱氣,即一年雙邊貿易額增到「數十億美元級」,並且逐年有所成長。換言之,目前台俄貿易僅可說是「方興未艾」。
如今隨著俄羅斯加入WTO,讓海峽兩岸同時有了期待,都希望能爭取到俄羅斯這項「入世商機」。目前可以看得到的重要商機,一是俄羅斯關稅降低後,將擴大進口外國商品。二是俄羅斯當局勢必會運用「入世」的契機,全面調整其國內的經濟結構,主要在強化民生工業的發展,實行「進口替代」策略,並伺機發展民生產品的出口,攻占外國市場。
這兩方面的商機,對大陸和台灣都是有利的。大陸現在是俄羅斯民生用品的主要供應者,從食品、服飾,到汽車、電腦、通訊器材等,種類很多。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陸銷俄的民生用品,有一部分是台商在大陸所生產。換言之,台商「立足大陸,進軍俄羅斯市場」的模式,已行之有年。
在俄羅斯加入WTO之後,兩岸雙方實驗應加強合作,以拓展俄羅斯市場。譬如,兩岸可共同研發出適合俄羅斯的新產品,並在大陸對俄邊貿開發區生產,以就近銷售到俄國。更進一步看,若俄羅斯未來真歡迎外商去投資民生工業,台灣和大陸也可以聯合前往投資。
兩岸在俄羅斯市場合作明顯存在極大的空間。大陸和俄羅斯的互動交流經驗很豐富,比台灣更熟知俄羅斯市場的特性,懂俄文的人才也比台灣多。台灣之對俄經貿若有大陸之助,必能事半功倍。當然,台灣本身也有很多優質資源,有條件作為大陸發展對俄經貿的最佳夥伴。譬如,台灣產製的食品機械、塑膠機械等民生工業設備,近年在俄羅斯業界的評價甚高,可以輕易攻入此一新市場。
總的來說,台灣和大陸如何攜手一起去賺俄羅斯的錢,應是未來雙方密切探討及付諸實行的大課題。雙方多年來一直在強調「兩岸聯手去賺全世界的錢」,並共同認為這是兩岸經貿合作最高價值之所在。然而,迄今為止,雙方在這方面是說得多、做得少,尚無較大的建樹。因此,台灣和大陸不妨趁著俄羅斯加入WTO的時機,真正採取行動,去俄國「聯手賺錢」。下一次的兩岸「江陳會」,如果能把兩岸這項合作,列為一道議題,將為兩岸經貿創造更多的附加價值,當然也有助於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