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11-04-16 07:51

4/18號傳真稿筆記

從季線看台股中期走勢
央行及中國人行相繼升息,資金再度湧入亞洲,台股4月上旬在外資大量匯入,轉為大幅買超下大漲,指數拉中長紅攻上季線之上,但隨著指數接近1月份9000點附近套牢區,上檔震盪壓力漸重,市場追價漸有減弱現象,日成交量出現1391億大量後,開始萎縮,多方動能後繼乏力,加上季線扣抵高指數區走低下引,大盤出現突破季線後的技術性回測走勢。
中期整理後轉強的技術訊號為指數突破20日均線、20日均線轉為上揚助漲、20日均量回升及9週KD值交叉向上等,此波反彈行情除了20日均量萎縮外,其他的技術訊號都符合,反彈的高點至8929點,幅度已超過9200點至8070點跌幅黃金切割率0.618滿足點以上,週RSI彈升至50以上,9週KD值也從低檔交叉向上、開口放大,反彈氣勢頗強,但因成交量未放大配合,只算是一段的中期反彈行情。
一般的中期反彈行情要強化為較強勢的中期反彈行情,或進一步強化為中長期反彈行情,指數需突破季線且季線轉為上揚助漲,不過季線下週起約16個交易日,仍扣抵8931點至9145點間高指數區,除非大盤強攻至9000點以上,季線將持續走低,在其下引下,大盤可能在季線上下震盪或拉回整理,等待季線走平上揚助漲後,才能形成較強勢的波段漲勢。
回顧去年5月指數拉回至7032低點止跌反彈至季線,在季線上下震盪1個多月才在季線趨勢轉為上揚助漲下,展開強勁的波段漲勢至今年2月初的9220高點,期間大盤曾多次拉回,低點都守住季線即反彈向上,即使跌破季線也是一、二天即快速反彈至季線之上,顯示季線趨勢向上是形成較強波段漲勢的必要條件之一。
台股線型在3月中出現月線和季線死亡交叉結構,接下來因日本強震及海嘯,出現核災和限電危機,損及工業生產及全球電子、汽車等供應鏈利空衝擊,指數急跌8070低點,下探年線支撐後快速抽腳反彈,隨著日本核災漸受歐美股市反彈及外資轉為買超激勵下,大盤強勁反彈,3月K線收小紅,但留下長達541點的下影線,為明顯的止跌訊號,從台股月K線的歷史軌跡來看,除了金融海嘯期間外,只要月K線留長下影線,大都能止跌反彈,即使再拉回,低檔也有限。
8070低點已達修正7032點至9220點漲幅的0.5至0.618間,空間修正應可接近,但大盤拉回整理只有2個月,時間的調整仍不足,加上季線仍走低,因此大盤至少還需要以時間換取空間的調整,等待季線走平轉為上揚助漲(預計時間最快約在5月中旬附近),20日均線向上突破季線形成黃金交叉結構,20日均量回升,才是中期調整告一段落,展開較強波段漲勢訊號。
就短期而言,10日線向上突破20日線,20日均線開始扣抵低指數區轉為上揚助漲,短中期線型架構轉為黃金交叉,技術指標9日KD值曾攀升至80以上強勢鈍化,6日RSI突破80,都是9220高點拉回以來,表現最強勢的一次,依9週KD值交叉向上且9日KD值高檔鈍化的慣性,大盤至少有時間波的反彈,上漲時間會拉長,短期續漲空間或許會因量能不足而受限,但至少可維持高檔震盪、類股或個股輪動走勢,預估大盤短中期暫在20日均線間至9000點間震盪待變,逢震盪或拉回仍可擇優或擇強介入。
雖然指數受到電子類股及金融類股走勢相對弱勢影響,未能強勁反彈至今年9220高點附近,但非金電指數在4月份已率先突破1月的11984高點,而且近期盤面仍不乏創今年高價個股,拉大個股比價輪漲空間,顯示類股及個股表現重於大盤,仍有選股操作空間,但要掌握類股輪漲脈動,建議選股可留意獲利佳的塑化相關、高配息股、中國收成股等,電子股則留意蘋果概念股、智慧型手機相關個股及較不受日本地震影響或有轉單效應的業績股。
在技術面操作上,漲多和月線正乖離太大個股不宜追高,可待上述題材股中強勢股拉回整理量縮走穩承接,或以守株待兔方式,留意股價基期較低個股(股價距季線和前波套牢區仍有段距離、籌碼面較穩定)。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切勿作為個人投資依據,更不為個人獲利保證,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