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9 05:30

這幾年科技業發展快速,薪資優渥,使得公立學校的自然科、理化學科的代理教師紛紛跳槽科技業,自然科老師不足的問題陸續浮上檯面。(資料照)
今年的大學整體入學結果日前正式底定,一如外界預期,理工相關科系缺額明顯較低,像是工程學群僅1.38%、資訊學群2.45%,然而隨著每年揭露的上市櫃高薪公司多由科技業囊括,以及全球AI產業如火如荼發展中,這樣偏食的科系選擇,只怕會越來越嚴重。
學生過度向理工科系傾斜,導致一個長期被漠視的問題逐漸惡化。這幾年由於科技業發展快速、需才孔急,加上薪資優渥,使得公立學校的自然科、理化學科的代理教師紛紛跳槽科技業,甚至也有正職教師放棄鐵飯碗轉職,自然科老師不足的問題陸續浮上檯面。
一位公立高中物理老師透露,台北市某女子中學,原本選擇第一類組(文法商)的班級數與選擇第二、三類組(理工、生物)的班級數約是2:1,但這幾年慢慢移轉,現在已變成1:2,等於選擇二、三類組的學生增加一倍,但老師人數卻沒有同步增加,加上30多年來老師超時的鐘點費僅調漲過一次、只有5%,現在鐘點費每小時僅420元,比大學生兼家教的鐘點費還低,導致沒有自然科老師願意超時教課,相信這樣的問題不是只發生在台北市,全台多數學校應該都有相同的問題。
除了科技業薪資誘人外,家長意識抬頭下,使得年輕優秀的理工科大學畢業生不願意投身教職、或者出任教職後卻半路轉職,導致自然科老師出現斷層;當數量增加有限的自然科老師面對大增的二、三類組學生,如何維持相同的教學品質,已是急需面對的課題,否則可以預見的是,台灣理工科人才的素質,在老一輩的老師陸續退休後,恐怕會向下沉淪。(陳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