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4 05:30

美國6月非農就業人數14.7萬人,失業率降至4.1%,雙雙優於預期。 (彭博)
■葉家榮
在一連串移民、中東、財政政策與法案的爭議與衝突中,川普內閣一路過關斬將,經濟展現不慍不火,聯準會(Fed)寬鬆預期回溫,美股回到解放日前的牛市氣氛,指數再創歷史新高,惟貿易關稅大戲尚未落幕,提前拉貨效應趨緩,市場已普遍預期有效稅率將上升,新訂單呈下滑,顯示廠商謹慎應對需求與庫存水位。
目前全球矚目的兩大焦點︰第一個為美國7月4日國慶日川普總統正式簽屬「大而美法案」,在減稅利多將增加財政赤字的爭議下,約有59%全球經理人認為法案對於未來6個月的經濟活動不會帶來激勵,另有33%經理人則相信法案將刺激下半年經濟增長;第二個則為美國對全球各國的關稅信函,川普已將關稅協商大限由7月9日延長至8月1日,讓各國有額外時間協商,而關稅高低亦將影響全球各產業營運與發展。
美6月非農就業、失業率 雙雙優於預期
不過從美國經濟數據來看,目前並未見到受第一波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拖累,美國6月份非農就業人數14.7萬人,失業率降至4.1%,雙雙優於預期,平均時薪月增0.2%,年增3.7%,則低於預期,整體數據呈現美國就業市場的韌性,惟增速有所放緩。
至於製造業指數方面,6月美國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上升至49.0%,創3月以來最高,儘管仍在50擴張值以下,但仍高於過去12個月平均值48.6%;其中,生產指數來到50.3%,相較於5月份上升4.9個百分點,惟新訂單指數連續第5個月收縮,6月份降至46.4%,顯示製造業活動有所改善,但未來表現仍具挑戰。
今年降息預期兩次 最快9月啟動
針對聯準會貨幣政策動向,聯準會的聲明變化所隱含的降息次數對股市影響性升溫,目前市場預期今年降息次數下調為兩次,在強勁的就業數據下,市場認為聯準會降息最快也必須等到9月。至於美元指數轉弱之趨勢,根據統計,美元指數上半年累計下跌10.7%,寫下1970年代以來最弱開局,而近期於葡萄牙登場的年度央行會議上,多位央行總裁皆認為,美元作為全球首要儲備貨幣的地位,短期內不會面臨重大挑戰,因為目前美元仍佔全球外匯存底58%,在全球貨幣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遠高於排名第二歐元的約兩成水準。
除美國之外,歐洲市場經濟數據近期表現分歧,歐元區6月份綜合PMI持平於50.2,略低於市場預期,製造業PMI則保持在49.4,主要受惠於德國擴大財政支出的預期,帶動德國製造業PMI上升,對比法國則呈現下降。
歐盟6月CPI年增2% 歐央可能暫緩降息
通膨方面,歐盟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2%,略高於5月的1.9%,符合市場預期,強化市場對歐洲央行暫緩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歐洲央行決策官員預計將在7月的政策會議按兵不動,等待更多經濟與通膨數據,特別是評估美國貿易政策對歐洲經濟的衝擊。
中國數據部分,中國6月非製造業PMI指數回升至50.5,主要受惠建築業PMI指數回升所致,反映近期基建政策發力,以及地方政府加快推動專項債落地與公共建設項目開工等諸多效力顯現,另外,服務業整體復甦雖見改善,但消費意願及企業信心尚未恢復至疫情前之正常水準,也充分反映在與民間消費密切相關的住宿、餐飲、文化娛樂等行業景氣擴張仍然乏力。(作者為保德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