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0-30 06:52

題材勇猛 塑化航運IC測試衝鋒

【經濟日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2010.10.30 03:41 am
台股高檔震盪局面不變,昨(29)日開低走低,成交量小幅萎縮至1,065億元。雖然受到國際股市漲多拉回影響,不過台股月線依然收紅,法人認為,傳產類股中的塑化族群受到旺季來臨激勵、航運類股則有需求增加的推升,後市表現看好。至於IC測試族群,則可望受惠於科技大廠營收表現,後市不看淡。
傳產類股儼然成為台股多頭的撐盤主力,儘管塑化族群近期股價降溫,不過群益葛萊美基金經理人蔡志仁表示,隨邁入第四季需求旺季,加上歐洲今年冬天可能面臨千年寒冬,在油價正面看待情況下,塑化類股股價近期可望得到支撐,預期將有表現空間。
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指出,外資紛紛調高台塑集團目標價,激勵塑化族群先前股價大幅走揚,顯示相當看好隨全球經濟復甦腳步,塑化產品需求將會提高,進一步推升第四季與明年的獲利成長。
葉鴻儒表示,中國十二五規劃啟動將積極拉近城鄉差距,建設需求有助原物料需求擴增,對塑化族群是另一項利多,相關產業鏈個股將受國際資金持續青睞,第四季財報表現熱度可望延續。
景氣復甦的柴火,也給同屬傳產的航運族群增添熱度。匯豐安富基金經理人石隆智表示,除了全球景氣復甦帶動航運獲利表現外,航空股尚得兩岸航線運量增加、票價提高的助威,估計在兩岸航班仍未超過500班以前,票價下跌空間有限。
石隆智指出,中國大陸消費能力的提升,使貨櫃海運進口物品增加。據統計,歐美航線回程裝載量已從過去的30%至40%,提升到六成以上。預估海運貨櫃產業有機會重演2003年至2005年的多頭行情,相關類股股價在明年第一季有機會再度起漲。
保德信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張淑蕙認為,貨櫃航運產業尚具有落後景氣復甦特性,部分新造船訂單受到先前金融風暴影響,取消或延後交船時程,但隨運輸需求逐漸回溫,預估今、明二年需求成長率將大於供給成長率,基本面相當有利。
電子類股方面,IC測試族群受上游大廠營收表現激勵,第四季受惠程度可望提高。德盛安聯台灣智慧趨勢基金經理人鍾兆陽說,本周晶圓雙雄相繼召開法說會,均釋出對第四季及明年產業持續看好的樂觀訊息。顯示在季節性效應過後,台灣電子產業的前景依然看好。
法人指出,目前一些晶圓測試廠商在國外客戶訂單出貨持續成長下,營收跟著創下新高。歐美訂單增加與中國消費力升溫,亦有助化解第四季營運接單下滑的疑慮。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