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0-26 07:00

就市論勢/食品紡纖 續扮要角

【經濟日報╱毛仁傑(禮正投顧公司總經理)】 2010.10.25 11:03 pm
大盤分析
資金充裕加上中國需求,成為金融海嘯後支撐行情的兩大主軸,在美國量化寬鬆政策不變之下,股市活水不缺,當潤泰全來到108.5元的高價時,代表中國需求正式成為台股中可被接受的投資邏輯。
中國需求的方向往往是投資的重點,這一點可以從商品行情的變化中尋求具體的脈絡。
以2008年金融海嘯為分界點,之前在中國鐵公機(鐵路、公路、機場)為主的基礎建設,全球房地產的熱絡以及歐美景氣仍良好之下,以銅為首的非鐵金屬、以原油為首的各項油品是商品中的主角。
投資建議
金融海嘯後,大陸基礎建設高峰已過,歐美房市退燒、景氣下滑,對非鐵金屬及油品之需求減少,總體價格走勢明顯疲軟。
但同時間原本在2008年前僅屬配角的各項農作物卻強勢許多,就以10月22日收盤為例,棉花、咖啡、糖、橡膠紛紛超過2008年高點,橘子汁則是回到高點附近,相對代表商品行情的CRB指數僅在295點,比2008年7月時的高點低了37.7%,顯然農作物已成商品熱點。
中國經濟結構的變遷也造成了需求重點的改變,回顧2008年以前鋼鐵、水泥類股的走勢,相信未來食品及紡纖類股將在台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