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珍/桃園報導
2025年4月7日 週一 上午4:10

桃園市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5年燒4次引民怨,不分黨派議員除追問火災原因,也再度要求退場方案,甚至要求正名為「回收場」。(蔡依珍攝)
桃園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5年燒4次引民怨,不分黨派議員除追問火災原因,也再度要求退場方案,甚至要求正名為「回收場」,副市長蘇俊賓表示已向地方允3承諾,生垃圾不進場、資收物除國清周也原則不進、滲出水採樣無風險會繼續監控,將改倉儲式和增紅外線監控。
虎頭山會稽垃圾掩埋場2月4日再度大火,國民黨議員林政賢批幾乎每年一燒,要求公布火調結果、提出具體清運方案與時間表,他和同黨議員陳美梅都擔憂掩埋場滲出汙水恐汙染附近水源,像環保公園都有相關汙水接管設備,要求建立監測與治理機制。
在大檜溪住30年的無黨議員于北辰嘆大火刺鼻臭味讓人受不了,強調準備不周才有意外,要追究火災責任歸屬,他和國民黨議員黃婉如都直言回收全仰賴市民道德良心,呼籲建立獎勵機制降低資收場風險,黃更提到,掩埋場若已無生垃圾進場,應該正名為回收場。民進黨議員黃瓊慧則提到12里長組自救會,市府應積極和地方溝通,並為救火的打火弟兄抱屈。
甫上任的環保局長顏己喨姿態低,除開口就先跟市民道歉,也細數短中長期計畫如分區管理、增紅外線監控、建倉儲式作業區。他直言火災是國清周混查鋰電池和高壓容器引燃,燒毀的鐵皮區已封存,災後更無回收物進場,未來除非因量太大必要轉運,否則原則不進場,也會採取當晚進、隔日清運的方式處理,目前地下水質監測結果正常,並採取場內汙水循環,確保汙水不外流。
顏己喨也提到,將多管齊下加強資源回收分類宣導,如試辦周二、周五安全回收日,回收廢電池及高壓容器,避免混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