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2-04 07:13

LTN經濟通》赴美產子?川普粉碎中國產業鏈

LTN經濟通》赴美產子?川普粉碎中國產業鏈

美國總統川普於1月20日宣誓就職,上任首日他簽署了大量行政命令,其中包含了「終止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
22州提告 指川普終止公民權政策違憲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於1月20日宣誓就職,上任首日他立即簽署了大量行政命令,對美國現行的政策進行修改,其中包含了「終止出生公民權」的行政命令,凡是在美國出生小孩將不再自動獲得美國身分。

《紐約時報》報導,川普在行政命令所規範「出生的公民權」,認為美國公民的特權是一份無價且意義深遠的禮物,美國憲法《第14修正法案》規定「所有於美國出生、或歸化美國並受其管轄者,皆為美國及其居住州之公民。」

川普說明,第14修正案從未解釋為將公民身份擴大到在美國出生的每個人。因此,自行政命令簽署30天後,兩類情形的嬰兒將不再具備出生公民權。

其一為嬰兒的母親在小孩出生的時候,屬於非法居留在美國的狀態,且嬰兒的父親並非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人。其二為嬰兒的母親在小孩出生的時候,雖然在美國合法居留,但屬於臨時性質(持學生、工作、旅遊簽證),且嬰兒的父親亦非美國公民或綠卡持有人。

然而,新的行政命令簽署之後,遭受到當地移民人權團體抗議,指控川普已違《第14修正案》,表明要提告到底,不少美國憲法法學教授也認為該命令顯然已違憲。

川普取消出生公民權引發反對聲浪,目前至少有22個州聯合提出2起訴訟,指出該命令違反憲法第14修正案;舊金山與哥倫比亞特區也加入訴訟行列。

赴美產子逐漸轉變為一個成熟的產業,涉及領域廣泛,涵蓋了從簽證辦理、旅遊安排、醫療服務、月子中心到法律諮詢等多方面的服務。(資料照,美聯社)
赴美產子逐漸轉變為一個成熟的產業,涉及領域廣泛,涵蓋了從簽證辦理、旅遊安排、醫療服務、月子中心到法律諮詢等多方面的服務。(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一條龍黑市服務

自2017年第一任期以來,川普政府在移民政策方面就展現了強硬的立場,並多次提出要限制出生公民權的計畫。在第二任期中,川普再次將「出生公民權」問題提上議程,並提出具體的政策措施,試圖從根本上改變美國的移民法規。這一政策變動對美國國內外的影響深遠,尤其對中國的「赴美產子」產業鏈造成了重大衝擊。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選擇赴美生子,這股「赴美產子」的潮流已成為一項龐大的跨國產業鏈。這一行為不僅是為了讓子女能夠獲得美國國籍,還承載著中國家庭對子女未來教育、就業機會以及國際化視野的期待。對許多家庭而言,取得美國國籍不僅僅是一種身份認同,更是能夠進入全球最優質教育體系和更好就業市場的入場券。

自21世紀初以來,赴美產子逐漸從一項個別行為轉變為一個成熟的產業,涉及領域廣泛,涵蓋了從簽證辦理、旅遊安排、醫療服務、月子中心到法律諮詢等多方面的服務。

目前,許多赴美產子機構在美國和中國之間架起了橋樑,這些機構不僅提供代辦簽證和機票的服務,還提供醫療機構的介紹和月子中心的預訂等。這些機構的運作模式通常包括仲介費用和服務費。對於中國家庭而言,這些機構提供的一條龍服務,讓赴美生子的過程更加簡便快捷。

不過,赴美產子市場的繁榮也催生了大量的仲介機構和「黑市」服務。一些機構在未經合法註冊的情況下提供服務,並收取高額費用,甚至可能存在詐騙行為。這些非法機構和仲介可能會提供不合規的簽證、住宿及醫療服務,增加了家庭的風險。

越來越多中國孕婦選擇塞班作為「赴美生子」的目的地,高峰時期甚至超過本地新生兒數。

塞班島免簽 造成大量中國孕婦前往生產

《美國之音》日前報導,美國北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也逐漸成為中國人通往美國的「跳板」,主因是塞班島為唯一對中國公民實施免簽的美國領土,根據現有政策,中國遊客可在沒有美國簽證的情況下,能在塞班停留14天,這種便利,卻讓一些中國孕婦選擇塞班作為「赴美生子」的目的地。

根據當地媒體引述塞班聯邦醫療保險公司健康與生命統計辦公室的數據,2009年,剛開始對中國公民實行免簽時,在塞班出生、父母為中國人的嬰兒只有8名,到了2012年,迅速攀升至282名,2017年和2018年是高峰期,中國孕婦在塞班分別生下544名和574名嬰兒,甚至超過本地新生兒數,中國人利用免簽到塞班生子引起一些美國國會議員的擔憂。

以整體美國地區來看,據統計,中國人赴美產子市場的規模在過去10年內呈現急速增長。根據報告和行業分析,2016年約有6萬名中國孕婦選擇赴美生子,這一數字在2020年已經上升到近10萬人。赴美產子的費用通常在5萬至10萬美元之間,包括了簽證、機票、醫療費用和月子中心服務等。這一產業鏈的價值也隨著需求的增加而逐年上升。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赴美產子的市場規模在2018年就已經超過30億美元,並且隨著中國家庭對美國國籍需求的增長,這一市場依然保持增長。

許多赴美產子的家庭透過旅遊簽證或其他臨時簽證進入美國,這種方式並不完全符合美國移民法規,尤其是在簽證審核過程中,部分家庭可能會隱瞞其真正目的,這導致了非法移民的風險,一旦被查出,可能會面臨被驅逐出境的處罰。

赴美產子恐怕也造成美國醫療系統的負擔。美國的醫療體系本身便存在高昂的醫療費用問題。隨著赴美產子人群的增長,某些醫院的資源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加緊張,對當地居民的醫療服務造成壓力。此外,部分醫療機構可能會依賴赴美產子所帶來的額外收入,進一步加大了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平衡。

在川普政府的行政命令,未來一部分家庭可能會選擇延後或取消赴美產子的計劃,以免受到可能的法律變動影響。
川普新政 造成中國媽媽焦慮

川普的「終止出生公民權」命令,政策和言論確實對赴美產子現象產生了影響。許多赴美產子的家庭開始擔心,未來美國可能會進一步收緊移民政策,增加簽證審核的難度,甚至可能對已出生的孩子的國籍身份進行審查。因此,在川普政府的領導下,未來一部分家庭可能會選擇延後或取消赴美產子的計劃,以免受到可能的法律變動影響。

外媒報導,該行政命令消息一出,許多赴美產子的中國人準媽媽感到焦慮。一位剛入境美國準備生產的女子表示「天塌了」,她原以為入境後就萬事大吉,但新政策讓她措手不及。

美國南加州月子中心的經營者則表示,該行政命令出來後,月子中心的媽媽都有詢問他的看法。他表示準媽媽們多少有點焦慮,但是也不很絕對。他說,這些赴美生子的媽媽家庭條件都不差,來美生孩子只是她們的一個選擇,不是唯一選擇。而且她們來美國一部分原因是看中美國的麻醉醫療水平,並不全因為是孩子的身分。而這裡的媽媽也不太會為了孩子的美國身分提前催生,要根據自身狀況而定,「不會因為政策讓孩子受委屈。」

在中國的社群媒體上,相關討論引發熱議。有人擔憂政策生效後自己的孩子將失去公民權,也有人建議轉向加拿大生產,甚至討論是否提前催生以規避影響。

目前,針對川普政府祭出終止出生公民權,超過20州因而對川普提起集體訴訟,指控該命令與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互相抵觸。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的聯邦法官也在1月23日頒布為期14天的臨時禁制令,聲稱該命令「公然違憲」以阻止新政府執行,暫時阻止實施。對此,川普誓言會再上訴。

儘管川普政府推行新政意圖明確,但法律專家普遍認為,行政命令全面取消出生公民權的可能性極低,因為出生公民權受憲法第14修正案保護,僅透過行政命令或普通立法難以撼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