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底股被外資買不停 鋼鐵、航運、AI PC向錢衝
投信正在布局明年上半年的投資機會。圖/Freepik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牽扯到地緣政治角力,特別是跟中東有關,就很難說得準蘇伊士運河會不會關閉。
蘇伊士運河是靠近地中海端,但葉門控制的曼德海峽是歐洲進入亞洲的咽喉,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該海峽航道複雜,礁石密布,沉船累累所致。該海峽最窄處僅30公里寬,其中又被小島一分為二,靠近亞洲的東半部3公里寬,30米水深。靠近非洲的西半部25公里寬,310米深。雖然西半部遠寬於東半部,但其中分布著一系列島礁,大大降低了通行能力。」
紅海危機 波及全球航商
12月19日美國正計畫組織多國軍艦護航,同日葉門武裝組織回應:「只要加薩不停火,他們會持續攻擊,可能每十二小時就會發動一次攻擊。」很明顯的,多國軍艦並不能完全的嚇阻葉門武裝組織停火。馬士基的首席執行官Vincent Clerc認為,護航艦隊需要幾周時間才能開始運作。
雖然中國的中遠海運照樣走蘇伊士運河,但船運公司Euronav NV表示,在紅海的軍事護航到位之前,不會再進入這片海域。而繞道非洲的好望角,每次航行需要額外花費一百萬美元的成本和七到十天的時間,推測2024年一月底之前繞行好望角的貨櫃輪只增不減。
明年上半年的投資機會
長榮的股價從12月8日起漲,九個交易日上漲八天,距離除息參考價155元只剩七元,投信自11月15日開始連續買進,累積到12月19日為止達47961張,是這段期間買超金額的第四名,從這份買進名單來看,很明顯的投信正在布局明年上半年的投資機會,包括聯電、瑞昱、統一、中美晶、聯詠、正新、可成、神基、華新、大立光、遠東新、環球晶、欣興、台泥、和碩、健鼎、中保科、穎崴、博智、譜瑞-KY、上品、寶雅、東元、台半、矽力*-KY、德微、達發、榮剛、華擎、台表科、力智、仁寶、台郡等。
很有意思的是,這段期間投信只買了長榮,沒有陽明、萬海跟台驊投控,可是這三檔股價照漲,無論是外資的買盤或是市場的追價,貨櫃三雄已經有一整年沒看過連續上漲的行情,籌碼還是有一定的穩定度。
跟漲效應 上方潛在空間逾三成
根據台驊投控的12月8日公告,7/19~12/8期間,總計取得長榮2900張,每股平均價格110.39元,目前持有長榮3300張,粗估賺了一億多元。不過這則公告的重點不在這,而是台驊投控還公告了在9/15~12/8期間,處分陽明6704張,每股平均價格44.02元,處分利益約2437.6萬元,台驊表示,主要目的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以十二月份的漲幅來看,長榮的32.14%漲幅明顯超過陽明的20%,這個換股操作算是精準。但筆者注意到的是,陽明沒有被投信的71709張賣超給壓垮,反而上漲到50.4元,更重要的是,12月19日的275151張成交量,已經達到7月3日除息前一天的277851張成交量,不排除陽明這波的走勢有機會跟隨長榮的上漲挑戰除息參考價69.3元,也就是說,上方潛在空間達37.5%。
既然長榮先行、陽明隨後,那麼萬海有沒有機會呢?萬海截至12月20日收盤,單月上漲16.7%,漲幅落後陽明與長榮,主要的關鍵就是今年第一季長榮跟陽明都賺錢的情況下,萬海單季虧損-0.75元,對於菜籃族的感受來說,同樣是面對運費下跌的產業環境,怎麼長榮跟陽明可以賺錢,偏偏萬海賠錢,這對習慣跟風同族群的追漲買盤來說,無疑是踩到地雷的感覺,自然在這波的反彈上,就會比較擔心套牢。
行情總在半信半疑中成長
從量價結構來看,52.5元附近出現多空角力的震盪,半年的築底頸線落在51.9元附近,以12月20日收盤來看,似乎頸線壓力已經轉換成支撐,那麼除息參考價58.9元正好差不多是年線壓力。
而7月4日當天的股價上衝到63.4元後竟然收57.3元,劇烈震盪後爆出66342張單日大量,估計市場對於57.3~63.4元的套牢區肯定會在意,如此一來,市場的資金更會集中在長榮與陽明,然後等到這兩檔股價拉開一段距離之後,萬海才會順勢化解57.3~63.4元的解套賣壓,然後進行補漲。
看到這,相信讀者的心情應該是複雜的,畢竟2021年第二季航海王的翻倍上漲,誰不愛呢?當時集中市場每天有三千億的資金停留在這三檔股票上,真的是數錢數到手抽筋。
可是就像渣男一般的翻臉如翻書,相信多數的股民,就在那段股價尖頭反轉跌跌不休的探底過程,抄底再抄底,在每一次抄底被套的過程裡,堅信這三檔股票總有上漲的一天,哪知道一等就是兩年半,看著長榮的上漲,估計早已心靜如水的散戶們都目送長榮而去,這點從12月8日到12月19日融資僅增加1309張就可以看出。驗證了股市的那句老話:「行情總在半信半疑中成長」。
換股布局 投信正在跟外資對做
投信從11月15日之後賣多買少,截至12月20日為止,外資買超2658.08億元,投信僅買超17.43億元,對照12月8日之後的進出名單,投信正在跟外資對做進行換股布局,因此相對於八月到十一月的過程,多方以投信的買進標的為攻擊指標,現在換成了外資是多頭行情的主要推手。
這點可能跟市場多數的觀點不太一樣,因為傳統上聖誕─元旦節期間,外資的進出會變得很小,但從2020年爆發疫情之後,不能趴趴走的外資改變了慣性,留守的外資照樣買不停,統計2020/12/15~2021/1/8,外資買超1328.13億元,2021/12/15~2022/17,外資買超922.9億元,雖然2022/12/15~2023/1/6外資又重新恢復賣股過節,但可以理解當時中國爆發了十一月的白紙革命,隨後的十二月是卡達世界盃足球賽,外資只賣超654.42億元,算是避險意思一下,不算看淡後市行情。
一月CES展 重要觀察時間點
而今年面對總統大選前不到一個月的變數,外資在聖誕夜之前持續買超,顯然認為這次總統大選的結果不足以衝擊到台股行情,因此觀察12/8~12/20的外資進出表可發現,集中買進貨櫃輪、蘋果光學鏡頭及AI PC,正好是近期盤面的熱門股,那麼一月的美國CES展就成為重要的觀察時間點。
餐飲類股 進入築底潛伏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大漲一波的鋼鐵股,大多缺席投信與外資的名單,此外,隨著年底過節的氣氛越來越濃,餐飲族群的走勢似乎進入到築底潛伏的階段,至於能不能複製今年第一季疫情後的報復性消費行情,就看股市能不能繼續維持在相對高位封關了。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與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文/洪寶山
文章來源:
本文由理財周刊提供,原文網址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