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3-01-25 20:39

德國對華經濟依賴並非想象的那麼嚴重?

Thomas Kohlmann
2023年1月25日 週三 下午8:00




(德國之聲中文網)大眾汽車和巴斯夫等大型企業對中國市場高度依賴,他們甚至還在計劃進一步擴大在華業務,但這種情況在企業界並不具備普遍性。另外,在不同行業中,對中國初期產品的依賴程度也大不相同。這是德國經濟研究所最新調研報告得出的結論。
這家位於科隆的經濟研究所在其《觀察報告》中,就不同工業分支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結果令人驚訝
在德國對華經濟依賴的問題上,公眾社會得到的印象主要是基於個別企業的情況。化工企業 Covestro的營業額中有20%來自中國市場,大眾汽車的中國業務佔比超過三分之一,而位於亞琛的高科技公司 Aixtron,其營業額中有50%以上來自台灣和中國。
但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專家們得出的結論卻是,德國工業就總體而言,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卻要比想象的低得多。2020年度,德國工業界來自境外的中間投入(Vorleistung)中只有6.6%來自中國。
調研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把德國境內提供的中間投入也計算在內,那麼中國在德國工業中間投入總體需求中的平均佔比則只有2.2%。"
日本和美國的對華依賴程度更高
同德國相比,日本工業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要高得多。日本工業來自境外的中間投入中,中國的份額接近20%。調研報告作者 Berthold Busch、Jürgen Matthes以及Samina Sultan寫道:"對11個工業國家進行觀察得出的結論是,俄羅斯(16.5%)、美國(13.9%)和捷克(11.8%)進口的中間投入中,中國的佔比都達到了兩位數的百分比。
調研報告得出的驚人結論是:"總體而言,無論是作為中間投入的買方或賣方,中國對德國工業雖然重要,但並不具備舉足輕重的地位。"
芯片設備商 Aixtron的例子顯示,電子工業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非常之高,根據具體產品的不同,中國要麼是最重要的供貨商,要麼是最重要的銷售市場。疫情爆發之前的數年間,德國半導體企業 Infineon就曾將其中國業務的份額提升至大約40%。
不過,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以及中國加大對台灣的武力威脅之後,引起了德國工業界的反思,他們已開始積極尋求其他的供貨商和銷售市場。
電池和稀土嚴重依賴中國
國際能源署總裁比洛爾( Fatih Birol)擔心,歐洲不再購買俄羅斯原料和能源之後,會轉而對其他國家產生新的依賴關系。比洛爾在談到俄羅斯問題時表示:"在天然氣這種戰略意義極高的能源問題上,對一個單個國家產生高度依賴,是非常錯誤的。但在新能源問題上,我們又看到了類似的場景。"例如,電動車電池的70%是在中國生產的。比洛爾接受《商報》采訪時表示,歐洲必須尋找新的供貨商,也必須主動開展敏感金屬的開采。
在稀土方面,德國也高度依賴中國:德國稀土需求的三分之二要從中國進口。而聯邦統計署發布的數據顯示,一些特定稀土種類中,從中國進口的比例甚至更高,例如鈧和釔等金屬從中國進口的比例就高達94.4%。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Thomas Kohlmann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