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品秀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3-29 19:41
雲南大旱/三七藥材漲翻 市場搶翻
雲南大旱/三七藥材漲翻 市場搶翻
【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綜合報導】 2010.03.29 03:30 am
受到雲南大旱影響,中藥材三七減產,從去年第四季迄今價格共飆漲八倍,1公斤要價人民幣500多元(約台幣2,365元),擔心買不到貨,中國一線藥企急如星火地趕赴雲南搶購。
有藥企受累於三七飆漲之苦,而廣東康美藥業則因之前囤貨近2,000噸,在這波三七飆漲風下,獲利超過人民幣8億元(約台幣37.84億元),連香港富豪李嘉誠都將跟著搶種三七,計劃未來三年共投資人民幣5億元(約台幣23.65億元)。
華夏時報報導,雲南文山州是中國三七主要產地,正常年份的產量為4,500至5,000噸,占全中國產量97%,這次旱災文山州受災面積多達5萬6,746畝,占種植面積的94.5%。
由於三七從播種到收成要三年以上的時間,如果今年減產,以後五、六年內整個三七的市場供應都受到影響,因此,文山州三七研究院預估,旱災若再持續兩個月,文山州減產50%將成定局。
因雲南大旱沒水澆,原本今年11月才要採收的三七,農民被迫提早採收,但成苗沒水可澆將影響明年的產量,雲南白藥、天士力、白雲山等知名中藥,都是以三七為主要原料製成,使得三七的身價水漲船高。
一位藥企代表說,三七是常用中藥需求量極大的品種,大型藥廠每年需求近千噸,這對產量不足的三七而言,市場心理衝擊可想而知,從去年底開始,三七價格就幾乎一天一個價,從原本1公斤人民幣60多元已漲到現在500多元。
一位藥企負責人表示,三七價格飛漲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惡劣天氣影響導致減產,另一方面是一些藥商惡意囤積炒作。
不過,隨著旱情加重與藥企的預期心理,三七的價格持續上漲中。
三七市場一片喊漲,藥企叫苦連天,但對從2008至2009年間累積囤積近2,000噸三七的康美藥業來說,卻是喜上眉梢,當時他們收購成本1公斤才人民幣100多元,現在價格飆漲,換算後至少賺了人民幣8億元。
看好三七市場,李嘉誠旗下的廣州白雲山與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已和雲南文山州硯山縣政府,簽訂5,000畝三七GAP基地建設及三七科研合作兩項協議,投資項目為人民幣5億元。
【2010/03/2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