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6-16 09:28

人民幣下半年 易貶難升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15)日貶值跌破6.4整數關卡,主因中國人民銀行看貶人民幣,人行旗下的金融時報發文指出,全民免疫、經濟復甦、通膨加劇、貨幣政策收緊,種種跡象都指向美元升值,下半年人民幣匯率易貶難升。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昨報6.4070,貶值214個基點;在岸市場人民幣兌美元昨下午縮量收跌逾百點,報收6.4021,與中間價雙雙創逾一周新低。

金融時報文章指出,近一段時間以來,人民幣匯率走勢牽動市場神經。自人行決定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後,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由6.35的近期高點貶至6.39上方。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人民幣匯率趨近貶值拐點,下半年很大機率會出現貶值壓力。


文章稱,影響人民幣匯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元升值風險將是最直接的一項。

文章分析,今年第1季美債收益率走高,推動美元指數出現階段性升值,3月底美元指數曾達93.18的階段性高點。此後,歐洲疫苗接種較快等短期因素使美元近兩月走弱,但美元指數近期已在90附近尋找到強力支撐,市場猜測這很可能是美元的中期底部。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預計,美元在中長期會有較大反彈,人民幣或已接近貶值拐點。

文章認為,全民免疫、經濟復甦、通膨加劇、貨幣政策收緊,種種跡象都在指向美元升值邏輯的最終實現。

美國等已開發國家預計將在第3季基本實現群體免疫,近期歐美PMI連創新高。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董琦表示,這表明受益於疫苗接種,經濟復甦動能正顯著加強。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表示,下半年美國經濟如果強勁復甦,可能再次導致美元走強。

文章稱,歸根結底,經濟基本面是匯率的決定性因素。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大陸經濟今年將是前高後低走勢,而美國和全球可能是前低後高,下半年中美經濟增速差縮小,或使人民幣匯率承壓。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認為,今年下半年美國聯準會加息的預期將捲土重來,年底和明年初將會出現加息的政策窗口,一旦美國加息,大陸很大機率不會迅速跟進,中美利差會進一步收窄,甚至可能會出現階段性的反向利差,這將推動美元走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