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4-03 08:00
台鐵該打掉重練 但為何沒人敢做?
2日上午清明連假第一天,很多民眾趕著返鄉掃墓或外出旅遊,一聽到台鐵出軌造成嚴重死傷,不少人第一個反應都是「怎麼又是台鐵?」其實多年來台鐵大小狀況不斷,早有人認為應該「打掉重練」,而民進黨2000年執政時也曾有此規劃,但迄今都沒人敢做,原因不外乎「錢」跟「人」都搞不定。
先說錢的問題,台鐵是公務機關,卻也是營利單位,公務機關以服務大眾為目的,但營利單位卻得平衡收支、自負盈虧,長久以來,台鐵的角色就在兩者間自我錯亂。
錯亂的原因是政府高層和立委諸公都認為,台鐵應該服務人民,不該利字當頭,所以即使物價、人事、零件備料等成本已上漲好幾倍,票價明顯極不合理,在擔心引發物價上漲連鎖效應下,就是不能調漲票價,所多出的營運成本,就以全民公帑來支付。
也因為這樣,台鐵票價21年不動如山,在收入跟不上支出,以及西部高鐵和客運業分食長途旅客下,造成台鐵連年虧損,迄今已累積高達1200多億元的鉅額虧損,這若是一般民間公司,早就關門大吉了。
2000年民進黨首次執政,當時交通部長葉菊蘭要求台鐵檢視問題、改革沉痾,並提出公司化規劃,甚至決定要調漲不合理的票價,結果大費周章完成了一堆報告,報到行政院後,一看到要先拿出千餘億元打掉虧損,並解決1.5萬多位台鐵公務員身分的問題,立刻縮手,此案也因此石沉大海。
除了拿不出巨額資金處理台鐵債務,要讓台鐵公司化也得解決台鐵公務員身分的問題,但上萬人當初苦讀考上台鐵當公務員,現在突然要失去「鐵飯碗」的資格,沒有很好的配套措施,員工自然不會接受。
另外,台鐵路線環繞全台,運、工、機、電四大部門的工作既多且累,尤其台鐵幾乎是24小時運轉,員工必須輪值大夜班,這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即使是鐵飯碗,還是有人進來後再準備高普考,考上後即離職,加上台鐵長期員額不足,多年來雖有舉辦鐵路特考補充人力,卻仍無法補足。
何況台鐵是公務機關,基本上是長官說了算,中低層員工即使有很好的點子可以幫助台鐵賺錢、提高行事效率,也不敢大膽提出,畢竟在公部門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是基本處事原則,一旦「自作主張」做了什麼,極可能無功反而可能有過,導致員工不會勇敢主動,習於因循苟且,士氣低落。
因此,政府即使知道台鐵問題一籮筐,必須打掉重練才有生機,卻在錢、人都無法妥善處理的情況下,只能一年拖過一年,畢竟出了事就算是執政當局運氣不好,旅客倒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