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4-01 05:08

SPAC熱潮持續 英國、新加坡跟進

鑒於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過去一年來在美國風起雲湧,不少國家都想趕搭這股熱潮,其中又以新加坡和英國較積極,希望提供新的上市管道,吸引優質企業前往掛牌,增強投資吸引力。




新加坡交易所(SGX)自3月31日起就是否允許SPAC議題展開四周公眾諮詢,到4月28日為止,預計年中公布SPAC架構,屆時首批SPAC可望上市。新交所監管公司執行長陳文仁表示,2010年也曾就此議題公開徵詢意見,但當時市場普遍反應是「時機不成熟」。

SPAC指公開上市的「空殼公司」,備妥雄厚資金準備投資屬意的非上市公司,進而藉合併讓他們「借殼上市」。這股SPAC熱潮在美國方興未艾,但目前SPAC在亞洲大多數證券交易所並無容身之地。

按新交所SPAC架構提案,尋求在新加坡上市的SPAC市值門檻為3億星元(2.25億美元)、限時三年完成合併,認股權證及股票贖回標準規定也比美國嚴格,意在吸引優質投資人的同時,也降低風險。

陳文仁說:「潛在發起人(sponsor)和市場專業人員向我們洽詢,新交所是否考慮准許SPAC。他們反應,投資人和發起人對亞洲SPAC感興趣,因為與他們瞄準的亞洲標的公司同時區,此地投資人對這些公司可能也比較熟悉。」所謂「發起人」指空殼公司管理團隊,負責物色標的公司。

同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也表示,近期將進行有關變更SPAC上市規定的磋商,好讓英國的監管規定更貼近紐約或阿姆斯特丹等地。追加的揭露資訊和贖回保護規定,將不再要求SPAC在宣布收購時,暫停上市程序。磋商過程計劃將為期四周,目標是在初夏前訂好規定或指引。

英國監管機構原先規定,為保護投資人在收購交易完成時不受價格震盪衝擊,這些空殼公司必須在找到收購目標企業時暫停交易股票,但此規定卻阻礙了英國市場的發展。

英國已錯過這一波席捲華爾街和阿姆斯特丹的SPAC上市風潮,這些公司光是去年就籌措830億美元資金。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