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動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2-06 11:20
中芯:謹慎擴產先進製程
中芯國際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昨(5)日在電話會議上表示,成熟製程產能持續滿載,但受美國禁令影響,擴產的設備下半年才能到位,今年先進製程會謹慎擴產;而另一名聯合首席執行官梁孟松則首度缺席。
梁孟松缺席昨天的電話會議有跡可循,以往中芯國際都會在網路上公布參與會議的高管名單,包括趙海軍、梁孟松一定會列席,但這次會議之前,並未在網路上公布出席的高管名單,距離梁孟松因中芯延攬蔣尚義為副董事長而不滿的事件,至今也才1個多月。
中芯國際4日公布去年第4季業績時,有提到今年資本支出43億美元,大部分將用於成熟製程工藝的擴產,目標是今年將12吋晶圓產能每月增加1萬片、8吋晶圓產能每月增加4.5萬片。
但趙海軍坦言,由於美國禁令影響,設備的採購較以往緩慢,預計下半年才能到位,代表產能擴充至少要下半年至明年才能見成效。
中芯國際昨天在港股開低走低,電話會議後跌幅一度擴大,截至收盤跌幅10.46%,報港幣24.4元;A股跌幅4.77%,報人民幣52.06元。
去年底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中芯國際先進製程業務遭到打擊,趙海軍表示,客戶雖然有憂慮,但現在全世界產能都很緊張,客戶並沒有立刻更換供應商,而是與公司一起布局下一步擴產、產品,目前沒有發現有客戶下定決心離開。
趙海軍指出,由於外部因素造成先進製程大客戶(華為)變動,上季產能利用率不足,產能爬坡需要時間,收入貢獻低於預期,同時有折舊的負擔,拖累集團整體毛利率表現,「公司正全力自救,如果沒有這些影響,在今年本應可以保持去年的快速成長態勢。」
趙海軍認為,首先是保證生產的連續性,會繼續向美國申請設備、材料、軟體等的出口許可證,其次是謹慎擴產,儘管去年底已完成1.5萬片安裝產能的目標,但離經濟規模尚遠,最後會考慮加強第一代、第二代FINFET多元平台開發的部件,並拓展平台的可靠性以及競爭力。
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後,美國技術或產品供應商若向中芯國際供貨,需經過美國為期最多60天的審查,趙海軍表示,公司都是毫不耽擱地去申請、跑流程,「對客戶的承諾就是要做到三個月之內生產不會有中斷,配件是保證六個月內沒有中斷」。
受疫情影響,近期部分半導體晶片嚴重短缺,晶片產品出現漲價,趙海軍指出,市場行情已經變了,若漲價是和客戶商量過的,但公司遵守契約精神,確定下來的不會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