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
美牛美豬的紛擾,歷經三任總統始終難有定論。前總統陳水扁昨天引述他個人的經驗,當年以科學、國民健康為由,向美方說NO,但當時AIT處長楊甦棣說了大白話:「美牛不是科學問題也不是健康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扁馬都承受過美方的壓力,也都各自有所退讓。所以陳水扁說,蔡總統沒說的是「已經抗拒不了來自美方的政治壓力」。
國際政治 沒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豈只是當年美國人也講白話,台南市長黃偉哲也講得很白,早年沒有開放美豬的急迫性,但中共現在每天船艦與飛機在台灣門口繞,情勢不同。
黃偉哲的大白話說的就是台灣現在的處境,國際政治沒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美國在台協會天天在臉書和我們「曬恩愛」,美國川普政府也幾乎是在全面反中的戰略裡,不時拉著台灣當做範例和擋箭牌,讓對岸不快是一回事,但我方需要美國相挺也是事實,在這種狀況下,蔡總統其實沒有多少選擇。
正因為是政治,正因為是現實,蔡總統當然會有許多說不出來的苦,不過,
民進黨政府最善於把逆境說成機會。
蔡政府的說法是從駐美代表蕭美琴履新後,就不斷和美方交換意見,然後開始鋪陳台美的密切夥伴關係,所以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來訪,AIT處長酈英傑首次出席「八二三戰役62週年追思祭悼活動」、總統出席台北市美國商會2020謝年飯活動的發言,都是政策出台的前奏。開放美豬牛,是為了移除阻礙雙邊經貿關係發展的障礙,展現準備與美國洽簽高標準貿易協定的強烈決心。
對台美關係,這當然是正面的,就和蔡總統加碼魚叉飛彈預算一樣,都是對美國的投桃報李。這道坎不打開,就絕對不可能有進一步的「雙邊貿易協定」,更別提「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最反全球化,最不喜歡什麼FTA、TPP的川普政府。
時空變換? 「是總統你變了」
川普不滿既有貿易協定損害美國利益,上任後旋即退出多邊貿易架構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改以雙邊談判方式與南韓、墨西哥及加拿大重新協商原有貿易協定。此外,美國另以國家安全或保護智慧財產權為由,對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制訂更嚴格的法規,以保障本國產業利益。在川普的強硬作風下,逼得韓國、日本紛紛就範,別忘了,逼迫的手段除了貿易談判外,還包括軍費負擔等武器,這個商人總統把國際政治當做現成的交易,要想和他簽協定,不可能不付出代價。
正如林佳龍在當立委時質詢經濟部說,「美牛歸美牛,你能保證同意美牛進口後,TIFA和TPP一定簽得成嗎?」同樣的疑問,一樣可以拿來質疑蔡政府。民進黨的處境難局大家都清楚,只是民進黨從來不肯誠實面對問題,還總是「昨非今是」全盤否定過去,就以一句「時空變換」來推塞,也難怪新北市長侯友宜要說,國際標準沒變,「是總統你變了」。
蔡政府壓制異見 對美談判大不利
最不能理解的是,蔡總統在推這項政策時,既不與自己黨內縣市長溝通,也不和黨內國會議員溝通,臨宣布前才形式上地「告知」,更不必談與社會溝通。農委會、衛福部這兩天急滅火,就是知道理難服人,只有拚命打溫情牌,保證力推「台灣豬」,要民眾用新台幣力挺台灣豬。更可怕的是,當民進黨內稍有異聲,就遭到網軍出征質疑「叛黨不忠誠」,什麼時候民進黨成為如此法西斯黨,連質疑都不行,還談什麼民主進步?
蔡總統要貫徹意志「決策明快」,但也不至於急到非將國會撇到一旁。更何況,就外交談判的戰略與戰術而言,這種一面倒沒有異議的狀況,是最不利於與他國談判的處境,善於談判者,常常會利用國內的意見與政治壓力作為和國際談判的籌碼,用以爭取國家最有利的條件,如果台灣只有一面倒的「唯美國是從」,那不會是台灣的最佳利益,反而可能是全盤皆輸的局面。
別再硬拗「為台灣好」 人民沒這麼好騙
既然是政治,那就用政治來解。藍營以地方包圍中央方式,站在反對第一線,是必然的發展,蔡總統在發布這開放政策時,應該對必然的反彈有所準備,才會有所謂「百億支持豬農」的安排。
不用再以什麼國際標準、國際化的說詞來騙百姓,誠實點向民眾說明我們政策與處境的不得已,或許還能爭取一些同情,硬是裡子、面子都要,不惜說謊也要硬拗「都是為台灣好」,現在老百姓沒這麼好騙,政治人物誠實點反而能有更多的支持,這點民進黨真的要想清楚,嘴硬死不認錯的結果不只對民進黨不好,對台灣、對民眾也不好,這才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