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6/86/68683.jpg)
-
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9-08-06 10:57
生醫基金績效 躋身前段班
美中貿易戰再掀波瀾,惟美股近期財報表現亮眼,其中健康醫療產業有96%企業獲利優於市場預期,且高於市場平均68%水準,推升相關基金近一周績效排名前段班,不畏貿易戰拖累。
經濟日報提供
近一周產業型基金前十名幾乎由生技基金或醫療基金包辦,截至2日止,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績效達2.7%,居冠,其次為2%的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第三名則是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績效達到1.7%。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基金經理人江宜虔表示,隨著美國聯準會宣告以及川普再度點燃美中貿易戰火,使得上周全球主要股市出現今年來最大單周跌幅,美、歐、亞洲主要股市與產業平均下挫逾3%左右,然而MSCI世界醫療指數僅下跌0.79%,主要因先前藥價風險對於醫療類股價負向影響已經反映在股價上,表現相對抗跌。江宜虔指出,根據統計,自1990年以來在醫療政策不確定期間,醫療類股相對S&P500而言會出現折價情形,在股價反映政策不確定性後,大型製藥會出現大幅反彈,本益比也恢復其溢價。觀察醫療類股自2015年開始,受到政策不確定性表現相對落後,但考量醫療成長趨勢不變,當前醫療類股不確定性且藥價負向利空已反映於股價,目前實為醫療類股投資最佳時點。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基金經理人黃廷偉指出,醫療保健類股全年營收及獲利增長表現,雙雙超越美股企業成長幅度,可望成為S&P 500各產業營收成長預估之冠,是長線基本面看多的績優類股;且根據FactSet最新統計,醫療產業指數本益比約為15倍,低於美股S&P500指數的17倍,顯示估值相對便宜,評價面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