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9-07-11 10:59

313檔除權息 將接力停券

台股昨(10)日震盪反彈,10,800點得而復失;因聯電、和泰車、鴻海等313檔上市櫃個股未來兩周接續「停券」,雖有望助漲止跌,但成交量恐無法有效放大、展現攻擊量,預期大盤短線將在周、月線間震盪整理。
台股昨天早盤由股王大立光搶攻,加上台積電宣布第1季配發現金股息2元助陣,盤中一度站上10,800點,指數終場漲95點收10,798點,成交量擴增至1,041億元。
台新投顧總經理李鎮宇表示,現階段市場關心變數中,首先是大立光今(11)日法說會釋出的產業訊息,將是電子股下半年景氣榮枯重要指標。
接下來還有台積電等重量級電子股法說也將陸續登場,美中貿易戰是否已對景氣造成實質影響,將是第3季台股資金流向重點所在。
另外,當前台股停券邁入高峰,也將對市場動能造成一定影響。若觀察近日大盤成交金額,7月4日至9日連續四個交易日均在千億元以下,昨天即使量增、也僅千億初頭,顯見量能降溫已在發酵。
統計即日起至下周五(19日),313檔個股將接續停券,不乏重量級權值股,包括遠傳、聯電、和泰車、遠東新、正新、豐泰、亞泥、台灣高鐵、中鋼、鴻海等,市值均逾千億元。
兆豐國際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指出,近期進入除權息前停券高峰期,量能可能無法有效放大、展現1,300億元以上攻擊量,短線指數空間應不會太大,個股買賣操作應勝過指數漲跌狀況。
所謂「停券」,是指原本可以融券的股票,暫時不能融券賣出;目前上市櫃公司密集停券主因,在於除權息旺季來臨,上市櫃公司須確認股東名單,準備發放股利給股東。至於停資規定,則已取消。
法人動態上,自營商昨天買超38億元,投信買超1億元,外資買超11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51億元。八大公股行庫則賣超11.95億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