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4-18 18:54
海灘變醜了 東沙島滿是海漂垃圾
東沙島的海漂垃圾從哪裡來?中研院研究團隊花了五年時間調查發現,只有國軍駐守的東沙島,產生垃圾不多,但是一年就有數百公斤的海漂垃圾。冬天以隨著東北季風,來自中國大陸最多,夏天的西南氣流帶來垃圾的最大國的則是越南。中研院的研究也模擬了垃圾在海洋漂流的軌跡,研究成果還登上了國際期刊!
2003年東沙群島有著一片無瑕的雪白海灘,但如今卻堆滿了海漂垃圾。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花了五年時間,所做的調查研究指出,全球每年有800萬噸的垃圾流入海裡,相當於40萬個貨櫃四散海中。光是東沙群島,短短50公尺的海岸線,一年就有5174件海漂垃圾漂上岸。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說:「尤其最多的是冬天,加起來10月、11月、12月、1月、2月,海漂垃圾大多都未分解,因為大型的漂上來,以保麗龍發泡塑膠為最大宗。所以現在世界上最擔心的海廢是塑膠垃圾。」
鄭明修以東沙群島為研究據點,分析垃圾後,發現因東北季風因素,以來自中國大陸的垃圾量最大,冬季高達到60.9%。夏季因西南氣流,來自越南的海漂垃圾佔29.2%,8月甚至超過中國大陸。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我們都已經知道,看到的綠蠵龜常常死在海邊,解剖肚子裡面,大概塑膠瓶、塑膠蓋什麼都有,而且是垃圾袋最多,(我去)馬來西亞一個度假的地方,叫做馬寶在那邊潛水,結果潛水的時候發現,兩隻綠蠵龜在海上,有一隻趴在那裏都不動,我看到覺得很可憐,發現怎麼後面露出來,有塑膠袋
我就試著把他拉出來,真的拉出一段,再拉了兩段,才發現他是真的吃了塑膠袋在裡面,把塑膠袋全部拉完了,
看牠就愉快的游走了。」
鄭明修表示,近來台灣的垃圾減量已見成效,他的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其中特別強調海漂垃圾無國界,是各國都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