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4-01 09:13
桃濕地鳥況好 候鳥群4月達高峰
桃園海邊因濕地綿亙,每年3月起即吸引成千上萬北返繁殖地的候鳥駐足,因當地交通便利、又可近距離的觀察,平常或假日都有南來北往的鳥友前來賞鳥,包括大量鷸科、「行鳥」(合字,音同衡)科候鳥,還有鴨科和鷺科的候鳥,甚至可以看到稀有的鴛鴦或灰斑「行鳥」,還有生性隱密的田鷸。鳥友指出,目前候鳥只到了5%,預計4月後可到達最高峰。
長期在桃園海邊拍鳥的鳥類生態攝影家曾義和指出,桃園海邊因為濕地綿亙、又有狹長的防風林帶,向來是南來北往的各種候鳥補充體力、歇息的中繼站。每年秋天,大量的候鳥因為食物及避寒等原因,從中國大陸黑龍江以北地區或西伯利亞等地的繁殖地,飛往南邊溫暖的台灣、澳洲等地渡冬;等到春天,牠們再北返進行傳宗接代的重任。
曾義和說,根據以往經驗,3月起候鳥陸續北返,當月約有5%的量;4月起,95%的候鳥相繼抵達,包括罕見的跳「行鳥」、小杓鷸,以及其他稀有的鳥類;4月底到5月初則會有鷺科候鳥來到,如紫鷺、甚至黑面琵鷺等。
桃園海邊的農民為迎嬌客,已開始進行除草、整地、插秧,原長滿雜草的農地成為一畦又一畦的水田;還有沼澤和濕地,內有鳥類愛吃的螺類和軟體動物,加上潮間帶的蠕蟲和蟹類及小魚等,不論是海灘或內陸的濕地,屆時幾乎都能看到候鳥的影蹤。
不僅是候鳥,此時也是留鳥繁殖的季節,候鳥、留鳥在這季節相聚,往往一小塊農地上除了可見到小水鴨、田鷸、鷹斑鷸等候鳥外,還有屬於留鳥的紅冠水雞、黃頭鷺和彩鷸,讓鳥友們一次看個夠。
桃園海邊最知名的保育鳥類,就屬最愛在濕地築巢、撫育下一代的的二級保育鳥類-彩鷸。牠們一旦占區進行繁殖後,便展現堅強的領域性,尤其是產卵後,為了保護巢中卵,只要其他鳥類接近,牠們更是強悍、展翅撲擊對方驅趕,連體型比牠們大的紅冠水雞也不得不退讓。
遠道而來的候鳥群也不遑多讓,小水鴨仗著體型的優勢,利用嘴喙啄咬的方式驅趕闖入覓食區的同伴;田鷸群也常出現兩兩相對,一較高下的劍拔弩張場面。
由於農民陸續整地、插秧後,地貌隨之改變,往往前一天在這塊田看到的候鳥,二、三天後就成為秧田,候鳥也飛走了;幸好候鳥群本就是遷徙的鳥,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牠們還是會找適當的地點來覓食,直到身體累積足夠長途飛行的能量後就展翅飛往北方的繁殖地。(突發中心張沛森/桃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