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ko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3-08 19:56
孔子兩大快樂人生智慧
孔子的快樂人生智慧是人類的大智慧,而大智慧應當屬於所有的時代。我講孔子,是希望還原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最為真實的孔子,萃取他的快樂人生智慧,以期對現代人有所啟迪。
孔子是怎樣來看待人生快樂問題的呢?有哪些智慧可以汲取呢?
觀點一: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
子路曾經問孔子:君子也有憂愁嗎?孔子回答得很深刻,先從正面說:君子在還沒有得到官職之前,“則樂其意”,就是以追求理想為樂趣。君子在得到官職之後,“又樂其治”,就是以實現理想為樂趣。因此是“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
孔子又從反面來說:小人在沒有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的時候,“則憂不得”,而在已經得到之後,“又恐失之”。因此“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也”。(《荀子•子道》)
人生的追求可以劃分為許多的目標,每一個目標可以大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追求的過程中,以實現自己正確的崇高的理想為快樂。第二個階段,是在已經成功之後,為自己的成功而快樂,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快樂。
當然,你還會向更高的目標前進,那麼又可以劃分為新的兩個階段,在每一個新階段都得到新的快樂,那就是“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一個人活在人世,如果有像孔子這樣的理念,那就會常常生活在快樂中。
觀點二:“益者三樂”與“損者三樂”。
《論語•季氏篇》:“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孔子說對人生有益的快樂有三種:
一是以得到禮樂的調節為快樂。孔子認為一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等,都要用禮節、音樂來調節,從而達到中和、中庸的境界,這種做法本來是一種快樂,而這樣做的結果當然也會是一種快樂。
二是以道別人的優點為快樂。人是很喜歡別人稱揚自己的優點的,這大約既是人的特點,也是人的弱點。那麼你稱道別人的優點,讓別人快樂了,同時你自己也會感到快樂。因為在這時候,你可以用他“人之善”來反省自己,鞭策自己,不是很快樂嗎?
三是以多交賢友為樂。多交賢友,必定受益。
當然,快樂並非都是好事,也有對人生有損害的快樂,這也有三種:
一是以驕縱之樂為快樂的。這正好和上面的相反,不知道用禮、用樂節制,而以驕縱為樂,那麼就會目盲、情亂、心狂,就可能輕則犯錯誤,重則身敗名裂。
二是以閒遊浪蕩為快樂的。一個人整天不幹正事,遊手好閒,吊兒郎當,這很開心嗎?不,這樣的人最後等待他的是悲傷,是深度的後悔。
三是樂宴樂,就是以大吃大喝為快樂。大吃大喝,當然開心,但是“五味令人口爽”,山珍海味吃得多了不知道節制,可能就變為“腐腸之藥”了。這還有益嗎?所以今天有句話,有時候人不是餓死的,而是吃死的,細細體味一番,很是深刻!
也許我們可以排列出更多的有益的、有損的各種快樂類型,但是孔子智慧的精髓是要我們延伸這種明智,知道人生中的快樂是有兩大分野的,即一類是有益的,一類是有損的。特別是對於有損的快樂,人們更應該警惕,因為表面上確實會給人們帶來快樂的,但是為什麼有損呢?這種快樂僅僅是一種“有害”的興奮刺激,一次又一次的刺激,會變化為需求比前一次更強烈的刺激,然後漸漸麻木,漸漸不仁,漸漸將人外化、異化、物化。這時候原先的快樂就轉變為不快樂,一旦醒悟,可能成為長時間的後悔、憂愁、懺悔。因此學習孔子,一個人懂得快樂有有益、有損之分,是一種智慧,知道選擇有益的快樂那是一種明智。(作者:姚淦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