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港金牌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2-01 02:39

陸推一帶一路 蘊藏大商機

中國大陸經濟進入減速階段,為降低硬著陸的可能性,並擺脫產業大而不強之形象、預備自己成為具實際影響力的國際大國,中共積極在內政上推動深化改革,並對外提出「一帶一路」的國際戰略布局構想。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一帶一路」主張是:透過成立亞投行與絲路基金,擴建部分交通基建以及協助興建新興、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以創造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台,將大陸經濟同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
可見「一帶一路」包括:國際關係、外貿網絡與國內產業發展等三大構面,但中共一開始就選擇透過外交途徑傳達此倡議,顯示現階段「一帶一路」倡議以國際關係延伸為主,外貿網絡建立與國內產業發展次之。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西方媒體稱其為「中國版馬歇爾計畫」,意指「以經濟援助之名、達政治攏絡之實」。但從習近平宣布成立亞投行與絲路基金的動作來看,「一帶一路」似有當年大陸投入人民幣4兆元投資基建保增長的影子。
在中方主導下,大陸可能透過亞投行或絲路基金向新興國家政府或企業主貸款/投資,要求或暗示借款者/被投資者優先向中資企業下訂單,並以借來的錢付款。此類貸款/投資與大陸扶植國內產業有類似作用,但規模更大。
2014年12月中泰簽署總長度超過800公里的鐵路合作諒解備忘錄,消息傳出不到兩周,南車北車即宣布將於2015年完成合併,引起大陸內部嘩然,因該合併案明顯違反大陸2014年風火厲行的反壟斷法。但南北車合併將更有助於大陸爭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鐵路建設訂單,其企圖心不言而喻。
目前「一帶一路」已提出兩大金流平台,一個是2014年10月成立的亞投行,初期資本約50億美元,大部分由大陸貢獻,預計投資額將達1,000億美元,參與會員國有26國,包括東協10國、中東和南亞部分國家。另一個是絲路基金,大陸預計投資400億美元,並對亞洲域內外的投資者開放,成立時間未定。
根據中金公司初估,未來10年大陸在一帶一路的總投資有望達到1.6兆美元(約人民幣10兆元)。亞投行與絲路基金的資金來源並不倚賴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前者可能來自銀行同業拆借或以會員國主權信用發行債券,後者則來自外匯儲備、大陸進出口銀行、中投與國家開發銀行,因此短期內不至於有進一步拉高經濟泡沫化的風險。
東南亞、南亞、中亞國家對於亞投行與絲路基金協助其興建基礎建設,基本上是很歡迎。這些國家對基礎建設有強烈需求,但苦無資金;另外,亞投行強調依據「商業條款」提供貸款,不要求借款國以政治改革做為獲取借款的先決條件,也就是向亞投行借款,借款國政府不需要在國內施政上讓步,給予東南亞、中亞、南亞更大的參與誘因。
大陸藉由「一帶一路」大舉延伸外交實力的空間相當有限,主因大陸經濟體雖大,但大而不強,與東南亞、中亞、南亞等國差距還不到願以中方馬首是瞻的地步,加上大陸與東南亞多國存在南海主權爭議,2014年越南反華浪潮即為一例。第二是目前日本與美國在該區域擁有一定政治與經濟勢力,且目前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有67個會員國,規模遠大於亞投行。
短期內看,大陸能夠從「一帶一路」獲得的經濟利益應大於政治利益。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