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4/428.jpg)
-
Jeremy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4-08 22:06
4/09號傳真稿筆記
未來幾年,不論是台資回流,或者是陸資來台,都將成台股重要戲碼,過去這一年當中,我們已經目睹了旺旺蔡衍明超級阿沙力的併購作風,台灣至少有兩家上市公司落入旺旺之手,一是中時報系整個集團賣給蔡衍明,中視期待再生;另一個是原來的友聯產險(2816)在王又曾潛逃之後,由旺旺接手,如今改名為旺旺保,在減資、再增資後,旺旺保期待脫胎換骨,股價也得到完全不一樣的評價。
旺旺在香港發行132.07億股,3月27日股價一度漲到3.72港元,市值達491.3億港元,已超過台幣2千億元,讓蔡衍明的財力大躍進。這個從宜蘭發跡,以宜蘭食品起家的食品集團,未來在兩岸三地將扮演重要角色。宜蘭食品以米起家,如果是拘束在台灣,一年獲利恐難超過2千萬台幣,如今以13億人口為腹地,一年獲利將近90億台幣,空間的不同,也會讓企業的格局完全不一樣。
這種情況在尹衍樑的大潤發中國也完全展現無遺,目前中國大潤發、法國家樂福與美國沃爾瑪(WAL-MART)是中國量販店前三強,家樂福有134家分店、沃爾瑪有123家、大潤發有101家;但是大潤發的營收達335.6億人民幣,只略遜於家樂福的338.1億人民幣,已經打敗沃爾瑪的278億人民幣。最近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中國零售100強,大潤發已登上第7名,今年大潤發要再開25個店,很有機會打敗家樂福,成為中國零售業的一哥。
08年大潤發稅後純益10.5億人民幣,今年1至2月,大潤發營收達75.74億人民幣,成長15%,淨利達4.88億人民幣,成長25%,今年勢必是一個大成長年。這則新聞揭露之後,擁有中國大潤發10.8%的潤泰創新(9945)及16%股權的潤泰全球(2915),股價全都亮燈漲停板。
目前中國大潤發已有101個點,未來每半個月開一家店,年底將有128家,如果加上歐尚還有30個點,將來的格局不可限量。台灣的潤泰全球原來是格子布與牛仔布工廠,在紡織業陷入瓶頸中,如今在大潤發中國找到出路,尹衍樑下一個事業的主力也會在這裡。
中國的13億人市場逐漸養出大魚,也給台資企業發展增大了空間與舞台,這一次山寨效應,已從手機、汽車到筆記型電腦,台灣過去IT產業一直都是專業代工廠,如今開始在中國市場找出路,像聯發科(2454)股價能從177元漲到342元,大漲一倍,山寨機效應功不可沒;威盛也踩到這步伐,希望一舉扭轉頹勢。
NB市場中,ACER去年大放異放;宏碁(2353)自結去年純營達117.4億元,EPS達4.72元,大幅成長54%,第4季宏業績仍逆勢成長。這些年來,王振堂領軍的宏緊握品牌方向盤,奮力挺進,先是打敗了聯想,又躋身到跟DELL平起平坐,這是台灣之光。
宏碁的崛起,也讓專攻代工的緯創(3231)脫胎換骨。這幾年來緯創代工實力大增,也讓林憲銘揚眉吐氣。這次NB族群以緯創、仁寶(2324)扮演最重要的角色,陳瑞聰說,景氣不會太快好轉,但不景氣有更多降低成本的空間,今年第一季仁寶NB出貨量已追上廣達(2382),下半年仁寶會把重點放在CULV超薄NB,全年出貨目標將在3200~3500萬台之間。過去金仁寶集團一直受到威寶、統寶的流血虧損,如今看來仍能奮力挺進,陳瑞聰的經營績效值得肯定。
今年全球不景氣,但是台灣的NB業者都有好成績,怪不得連鴻海(2317)都進來搶NB代工市場,小筆電的效應仍然有熱力,這也使得技嘉(2376)、微星(2377)想要積極從中找出路。未來ACER如果躍身世界級品牌NB大廠,也許台灣NB產業格局會更大。
中國大陸的市場漸成全球焦點,最近中芯宣示將切割旗下太陽能產業與封測產業,同時可能併購新加坡的CHARTER,這是中芯脫胎換骨的一次大轉型。中國大陸的面板產業都陷入嚴重虧損噩夢當中,將來兩岸攜手可能勢在必行;這一周,大陸康佳集團將會奇美(3009),雙方可能會有更進一步的進展。從產業連結到通路,像藍天(2362)的百腦匯,廣宇(2328)的賽博,台灣的聯強(2347),及想重返大陸市場的燦坤(2430),及IC通路的大聯大(3702),未來空間都仍很寬廣。
溫家寶一句用爬的也要來台灣,已經為陸客來台開出大路,下一步松山與虹橋機場對飛,威力會更大,以後去上海就像從台北到高雄一般,兩岸的空間、距離都會不一樣,新的投資視野也會改變。像華航(2610)、長榮航(2618)或觀光飯店的投資價值都在改變,台灣的股價、房地產、土地的價值也會跟著改變,尋找台股在5000點之後的新生命力,這是下一個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