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淚 發達集團董事長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9-01 04:56

在日工作15年的人看台灣:台灣絕對能超日本!

台灣想從硬體業轉到軟體業,但現在還是幫人家代工寫App或程式為主。「永續經營」從來不是台灣企業的Focus,「創意」也不是,「確定短期可賺錢」才是真正的Focus;在這樣的環境下,新創公司當然難以生存。不過,造成這樣的環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不全是老闆或是政府的錯,因為企業老闆、員工、政府單位、公務員,全都是台灣人,大家都會「說」,但不會去「做」。日本也是一樣。自從我搬到日本那一年(1990)開始,日本人也是不斷地在罵政府、批評大企業。現在越罵越嚴重。(因為有網路,更好罵。)
如果有心要改變政治,那你有沒有決心花三十年的人生全部投入在政治?如果真的有心要改變這個產業,投入個五年十年應該也不為過。更簡單的例子,很多人在說「拒吃XX」、「拒看X媒體」、「拒買X貨」,但有做到嗎?我沒有答案,但我很懷疑。
「喊口號」和「三分鐘熱度」並不是台灣人獨有的特性,而是「人」的特質,因為知易行難。抱怨很簡單,可以一直抱怨;羨慕也容易,對象也很多;口頭上的支持也很簡單,應付場面大家都會。再次強調,這是「人」的特質,不是只有台灣人才會這樣。
但我看到的台灣人特質是,當台灣人熱血上身之後,會創造出一股強大的力量。因為網路和臉書,大家應該也都看得到這一點。這股力量已經大到可以影響媒體、影響企業以及政府。不過這就像是雙面刃,可以創造出好的改變,也有可能傷害到無辜的人。(這方面日本比較溫和一點。)
回到主題。日本和台灣的差異之一,就是他們擁有許多世界級的品牌。要擁有一個世界級的品牌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日本的國際性企業都是花好幾十年打造起來的。他們的先驅和我們想像的日本人不同,很狂野、敢嘗試、敢衝刺、敢堅持,就像是現在的矽谷文化。這也是為什麼Sony是Steve Jobs的目標。
我有個日本朋友,他是個怪咖,不過他是唯一獨家採訪過郭台銘五次的日本人。三年前,他一句中文都不會就搬到台灣,因為他認為在電子產業裡,台灣未來將取代日本。台灣的優勢就在於「人才」、「速度」、「品質」(OEM/ODM最要求速度&品質&成本)。或許你會認為「品質」應該是日本的招牌,不過台灣的品質也非常接近日本了。更何況,日本製造的產品也越來越少,所以在世界水準中,台灣品質算很不錯了。
因為我之前在東京工作十多年,所以我很清楚台灣和日本的差異。簡單而言,台灣人很常說「差不多」,但日本很少「差不多」,因為日本事事要求完美,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灣的動作都比日本快。(這也是我朋友會搬到台灣的原因)。台灣要求的「差不多」聽起來好像不好,但你可能不知道,在網路/軟體產業裡面,這樣的特質是更容易成功的。因為在網路世界裡,「速度」非常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IT新創也很少的原因。
台灣的科技人才絕對是世界頂尖的。數學、演算法、Data mining,相關的領域上,台灣是非常非常強的。在矽谷的確有很多天才,因為美國人口是台灣的十多倍,而且世界各國優秀的人才都移民美國,因為薪水高、機會多。但這與「台灣科技人才不敵美國」一點關係都沒有,唯一的差別就是我們的母語不是英文,他們的環境比較好,如此而已。我們也可以創造出那樣的環境,只是我們夠不夠想要擁有它。
台灣現在有一些新創公司進軍全球市場,例如WhosCall或是Pic Collage,希望大家可以給予多一點支持。如果需要支付費用,而你覺得值得就花,沒有錢但覺得該App不錯的話,給個讚也好。免費的服務,下載不用錢就下載使用看看;不好玩,那再刪掉也不會太多時間。因為在新創的世界,下載次數或是人數,決定該服務的價值。
我本身也在搞新創團隊,東京、舊金山、紐約到處跑。花了一年的時間,陪上所有儲蓄,連房子也都賣了。我們的團隊也很辛苦,沒有薪水,沒有假日,不眠不休就是為了要打造改變世界的服務。你或許覺得很瘋狂,但我們卻是樂在其中。因為在日本、台灣、美國與上百人的對談,讓我們瞭解這個服務真的是現在人們所需要的。也因為如此,我們擁有許多支持者幫我們介紹知名人士、幫忙推廣。也因為他們喜愛這個服務,有法國人、巴西人、烏克蘭美女希望可以讓當地人使用,所以也自願幫忙我們進行翻譯。
最後想給大家一些我個人的想法。很多我的日本朋友都說「台灣比日本好」,也有很多我的台灣朋友都說「日本比台灣好」,所以很多台日朋友都會問我「你覺得台灣好還是日本好?」,對於兩邊都住過的我,我都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台灣」!
做個本文小結:
1. 國外的月亮或許真的比較圓,但對於許多國家而言,台灣的月亮就是「國外的月亮」。
2. 如果有時間羨慕他人,為何不讓自己也成為令人羨慕的目標?
3. 「台灣的人才」和「團結的力量」絕對不輸給日本。「大」看自己一點吧!
4. 透過「分享」,讓更多人知道這篇文章。大家激勵大家,勇敢向前努力吧!
來源:Zenidea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