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發達集團執行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3-01-20 01:21

青春正盛海闊天空 何不出外闖蕩

王正方:青春正盛海闊天空何不出外闖蕩
【聯合報╱王正方】 2013.01.18
近來老聽見抱怨,台灣的工資太低,大學畢業生的月薪才廿二K,很多年輕人就索性不找工作了,待在家中當「啃老族」。
不是倚老賣老,身體健康,具有大學學歷的年輕人,無所事事的在家中混著,這是唱的哪一齣戲呢?
區區老朽沒在責怪誰,更沒那個資格,卻讓我想起台灣老一輩的大學畢業生來。
我們那一班,全班四十五位同學,畢業後一律失業,數十年前的台灣根本沒有相應的工作存在。
少數頂尖分子考上研究所,有辦法的靠關係在不相干的單位上班,薪水絕對比目前的廿二K要寒酸許多。
那麼其他同學怎麼辦?回家當「啃老族」?
對不起,老人家個個自身難保,不堪其「啃」,只好硬著頭皮辦出國。
所謂硬著頭皮,是指家中沒有經濟條件,國外的情況不大清楚,本身也不見得多優秀,
必須出國深造,便跟著大家一窩蜂的申請學校。
母親標到一個會,勉強湊足機票錢,機場一別,不知何年再相見!
一下飛機就有經濟壓力,獎學金難覓,校方沒有義務供養外國學生,要拿獎學金成績上得異常突出。
頭一個學期最關鍵,苦讀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完全成了分數奴隸。
生活費、母親每月的會錢從哪裡來?
必須要在學校找個臨時工作掙錢。當學生之外再兼做「台勞」,憑勞動力賺飯吃,竟然頗有成就感。
闖過頭一關得到學位,找工作更加困難。
人家當然要優先錄用本國畢業生。
記得那年美國經濟興旺,同班老美同學隨便就有七八家公司搶著要,任君挑選。我則一無著落,
去紐約市在同學處借住,打零工維持生活,繼續發求職申請函。
總共發過兩百多封信,半年後總算有了一個工作。
數十年後開同學會,老傢伙們歡聚一堂,談起往事,有太多相似的經歷,苦樂自知,心照不宣。
做了個小統計,四十幾位同學出國留學,三分之二以上都獲有名牌大學的Ph.D,有的長期旅居國外,
每位都在自己的領域中有所發揮,為社會作出可觀可貴的貢獻!
我們那一班同學都是不世之菁英?當然不是,其他班情況也都相似。
當年台灣的大學生和現在沒差別,班上有幾位是絕頂聰明,其他為中上之資,
還有二、三名像我一般魯鈍冥頑之流殿後,都趕鴨子上架去讀國外名牌研究所,拚死拚活的熬過來。
置之死地而後生,出國混不出點道理來,愧對爹娘。
在台灣找不到工作,紛紛出去開拓一片天,豈不是人才外流?
可是我們在出國之前都不是人才,經過一番風霜,將原本不大成氣候的破材料,也鍛鍊得略有模樣了。
到時候返鄉貢獻,成了人才回流,謂之雙贏。
思前想後,是當時台灣的貧窮、困苦,促使年輕人激發出自己都低估了的潛力。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天下要靠自己打出來。
廿多歲,又不是嗷嗷待哺的嬰兒,餓了就哭向爹娘,沒有滿意的工作就責怪社會、政府。
青春正盛,海闊天空,出去闖蕩吧!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比前怕狼後怕虎的窩在家裡強得多了。出國需要好多錢吧!
未必,倒是需要一張無額支票,上面寫著:我不怕吃苦。
(作者為電影導演)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