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son1980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2-28 06:11

台印互補 合作空間大

本帖最後由 013 於 11-02-28 12:37 編輯
「行政院印度招商參訪團」結束6天行程返台。經建會主委劉憶如說,雙方互補性與合作空間,隨行程一站一站越來越具體;將擬定台印關係明確目標,「相信以後將會常常來印度」。
率團抵印招商的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劉憶如25日晚間返台登機前,在新德里國際機場高興地說,「後面幾天行程,很多團員都大膽嘗試印度餐廳供應的冰淇淋。結果一直到搭機回台之前,全團還是100%健康,沒有人生病。印度的環境其實並不像許多人所講的那麼嚴重。」
其實,需要「大膽嘗試」的,絕不只是印度冰淇淋。
參團第5次抵印的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此行決定投資印度,在古茶拉底(Gujarat)省設立馬達廠。他認為,印度是未開拓的新大陸,是「兵家必爭之地,一定要到」,台商應該看長一點,早點前來瞭解週全,然而再加速、加碼,「紙上談兵、道聽塗說,將會錯失良機」。他建議「勇敢地先播個小小的種」。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焦佑鈞則是第6度來印。他對「北印金三角」德里、齋浦爾(Jaipur)、阿格拉(Agra),以及瓦拉納西(Varanasi)、菩提迦耶(Bodh Gaya)等觀光勝地的歷史文化背景如數家珍。但問到如何佈局印度時,他卻坦承,過去未仔細思考過來印拓展事業。
在這次首度商務考察過程中,焦佑鈞說他「一邊考察一邊思考可行的方向」,回去之後必須開始仔細研究佈局印度。
他認為,在印度建立外銷型的資訊科技(IT)產業,將面臨與中國競爭的問題,價值不高。如何引進台灣的關鍵性零組件進入印度,發展本土製造業、增加本地就業,同時將產品銷售廣大內需巿場,需要再做功課。
語言、文化有隔闔,是台商佈局中國大陸和印度最大差異,也讓部分台商不願前來,或不願以100%投資的方式進入印度。焦佑鈞強調,這也凸顯尋找可信賴合作夥伴的重要性。他認為,雙方合作應從共建1個平台做起,讓企業相互認識、瞭解,進而建立合作關係。
劉憶如說,從印度巿場規模和成長速度來看,台印經貿現況「實在跟它應該要有的關係相距太遠太遠」。她指出,此行拜會多個印度官方、民間機構,「相見恨晚」是雙方共同的感受。
她說,對印度來講,台灣高科技發展成就令其佩服,台灣品牌在印度很有名氣;對台灣而言,大家都說印度是金磚四國之一,很多人也股資印股,但實質投資與策略聯盟卻又很少。
劉憶如說,「此行將是未來長遠合作的起點。這種感覺就像失散很久,又重新找到一樣」。她還表示,「相信以後會常常來印度」。
返台之後,經建會將擬定台印關係具體目標、產業合作方式,並規劃目標巿場。由於此行雙方互動正面,許多團員期盼深化接觸層面,尤其希望能有更多一對一產業洽談的機會。劉憶如說,目前規劃10月再度來印。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