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5-09-18 08:20

自費醫材不合適 婦人再動刀重獲新生



對於自費醫材的選擇,可能民眾會有越貴越好的迷思,接下來這個案例或許可當作借鏡省思。高雄一名中年婦人,數年前自費25萬,在當地醫院做人工椎間盤手術,但是術後病症並沒有緩解,前後大約痛苦10年。直到大林慈院為她找出病因,原來是她以為最好的醫材,卻因為尺寸不合,壓到頸椎神經根,把人工椎間盤移除,改為融合器之後,如獲新生。

潘女士:「有時候張開眼睛,就會覺得,對我來說,這世界,好像就是黑暗的這樣子。」

病痛纏身,已經動過頸椎手術還無法解除痛苦,潘女士的人生就在到處尋醫中,過了10年。

病友 潘女士:「因為每一個醫生講的都一樣,他說,妳的片子沒問題,我去照的每一次,這個核磁共振,照了不知道幾次,我自己都算不清楚了,然後陳副院長,他竟然有辦法,在我看過那麼多醫生之後,把這個問題點,那麼小的一個點找出來。」

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來到大林慈院,沒想到這位醫師看她的活動姿勢,就察覺哪裡不對,進一步檢查果然發現,是之前手術置入的人工椎間盤作怪。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陳金城:「她的椎體比一般人小,我們通常在裝人工椎間盤,最小的尺寸13mm(毫米),她剛好裝上去,可是對她來講,還是有點大的感覺,所以它會刺激到她的神經根,造成她一直在神經痛不舒服 。」

病友 潘女士:「我那時候換的是,25萬的那一個(人工椎間盤),比較好的那一個。」

自費最貴的醫材可不一定最好,尺寸不合反而是病痛根源。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 陳金城:「就把要之前擺入的,人工椎間盤把它換掉,換一個融合的手術,讓她的脊椎不要一直活動,這樣等它黏住,它比較不會重複刺激,她的頸的神經根。」

病友 潘女士:「我就決定再開一次,我決定再勇敢一次,結果我這次開完,我真的很開心。」

10年痛苦終於得救,潘女士被綑綁的身心就像獲得救贖,生活與家庭從此變得更有希望。

李雅萍 歐陽光輝 江珮如 嘉義大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