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4 05:30

在野黨理應理性問政,一碼歸一碼,若放行撥補台電,財務得以改善,未來燃料下跌,全民才有降電價的空間;而在野黨一味杯葛的結果,最終恐成為「擋住電價降價的元凶」。(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特稿
電價牽動到物價,萬物皆漲的時代,電價難道回不去嗎?其實不一定,有二個因素影響特別深,分別是台電財務和國際燃料走勢。
目前來看,明年國際燃料維持平穩,最難料的「黑天鵝」因素可暫時排除,之後就回歸到台電本身財務,在電價漲了四次後,只要燃料趨穩,台電有機會多賺一點、慢慢填平累虧錢坑,但政治力干擾,台電很可能錢坑填不完、還被在野黨硬逼降電價,目前最優解方還是透過補貼最務實,挽救了台電瀕危財務,全民才可望享受降價紅利。
烏俄戰爭期間,台電硬生生扛下第一道衝擊,當了物價「消波塊」。如今台電財務總算見到曙光,美國總統川普偏好維持低油價、地緣政治有望趨穩,這對台電都是大利多,不僅今年有望小賺,明年還可多賺一點。然而帳上仍有逾四千億元累虧,必須靠盈餘慢慢打銷,一旦國際燃料價格持續下跌,台電電價卻難以下調,恐又會被在野黨拿來大做文章。
理性而言,補貼只是把過去燃料大漲卻未反映的成本「還給台電」,但在野黨掌握多數表決,屢屢以政治攻防取代理性討論,導致台電龐大累虧必須延宕多年才能打銷。那台電需要花多久時間填坑呢?二○一四年累虧高達一九三六億元,耗費近七年才打銷一千五百多億元,也沒完全還完錢,又碰上烏俄戰爭,台電單一年度直接苦吞逾二千億元虧損。
在野黨理應理性問政,一碼歸一碼,若放行撥補台電,財務得以改善,未來燃料下跌,全民才有降電價的空間;而在野黨一味杯葛的結果,最終恐成為「擋住電價降價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