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05:30

上週台股漲多回檔,展望仍偏樂觀。圖為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中央社資料照)
■林永祥
上週台股經歷劇烈震盪,上週一(8月18日)加權指數一度衝上24482點,創下歷史新高,延續上半年以來多頭氣勢。然而,漲多之後隨即出現回檔,上週三重挫超過700點,跌破月線,市場情緒一度轉向謹慎。上週在電子權值股與產業龍頭帶動下,反彈336點,收復月線,顯示多頭仍有韌性。這波修正不僅反映獲利了結壓力,也為投資人提供進場機會,尤其在經濟基本面穩健、產業轉型加速的背景下,台股展望仍偏樂觀。
電子類產品推動台灣出口成長
從經濟面來看,台灣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樞紐,受惠於AI與數位轉型需求,成長動能強勁。根據財政部最新數據,台灣出口連續多月正成長,2025年7月出口年增率為41.98%,高於前值33.71%,主要是由電子類產品出口所推動,反映全球科技復甦趨勢。另就產業面觀察,本周強勢族群以AI相關供應鏈為主,包括伺服器、PCB與自動化設備等,這些族群不僅受惠內需升級,也搭上國際AI熱潮,隨著下半年旺季到來,這些強勢族群有望持續發酵。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輝達GB200與GB300系列產品於第三季出貨旺盛,不僅推升輝達市值成長,也帶動AI伺服器供應鏈全面爆發,高階PCB與CCL需求激增,下半年營收成長動能強勁,再加上輝達GB300預計第四季放量,進一步放大產業效應。台灣作為主要供應鏈基地,受惠最大。
機器人展是亮點 資金流入自動化族群
另一亮點是,從8月20日起為期4天,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於南港展覽館盛大開展,以AI與智慧製造為核心,聚焦產線升級技術,展出涵蓋智慧製造、關鍵零組件與機器人應用,吸引國內外領導廠商參與。這不僅展示台灣自動化產業實力,也挹注相關概念股動能。展覽期間,預期將帶動資金流入自動化族群,強化產業升級題材,尤其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下,台灣智慧製造優勢凸顯。
此外,中國反內卷化政策持續發酵,透過減產與去落後產能,針對汽車、光伏、水泥與工程機械等傳統產業進行調整。這波政策旨在緩解無序競爭,提升產業利潤率,對台灣傳產族群帶來正面影響。一直以來中國傳產削價競爭狀況嚴重,影響台廠出口競爭力;如今中國政府呼籲減產有望穩定供給,緩解台股塑膠、鋼鐵等傳產壓力,利多後續表現。
總結而言,台股本週雖有回檔,但經濟產業面穩健,AI與自動化等強勢族群提供支撐,國際降息預期更添助力,投資人可把握修正機會布局,但需注意市場波動風險。建議透過ETF投資,如追蹤台股科技或AI題材的ETF產品,捕捉產業趨勢機會,或可透過台股市值型ETF穩健參與多頭行情。
(作者為永豐投信投資長、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