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05:30

目前全球主要ASIC業者為美國兩家網通IC大廠,台灣ASIC業者因專注後端設計服務,毛利率要求較低,較具競爭優勢。 (彭博)
■周敬烈
美國總統川普於8月6日宣布對進口半導體課徵100%關稅,在美生產或承諾建廠可免稅。隨著美科技大廠宣布在美投資1000億美元,進而帶動台股AI及半導體股價上漲。儘管半導體關稅政策後續執行細節,以及半導體232調查結果仍待揭曉或釐清,但在此變局下,台灣AI、半導體產業仍具契機。
半導體關稅對市場影響已逐漸淡化
首先,整體來看,台灣半導體直接出口到美國比重不高,真正需要觀察的是資通訊成品與半成品課稅情況,預期未來將有豁免條款與產線轉移的彈性,細則公布後仍有調整空間,目前觀察半導體關稅對市場影響已逐漸淡化。
根據2024年資料,美國約59%顯卡與26%伺服器來自台灣。目前伺服器在墨西哥組裝後出口至美國,可享美墨加協定免稅,該協定將延續到明年8月,多數組裝廠已將產能移往墨西哥。相較於手機(年出貨逾10億支)與筆電(約2.5億台),伺服器年出貨僅1500萬台,產線調整彈性更高。
其中,許多相關廠商已在美國設廠或承諾投資,可能享有關稅豁免,而AI伺服器年產量不到200萬台,產線調整相對容易。衝擊最大者主要是AI相關產品,但其晶片製程多在5米以上,在先進製程方面,客戶沒有太多選擇,預期對台廠衝擊不大。
算力與硬體需求放緩
回到AI後市,隨著AI快速發展,市場擔心算力與硬體需求放緩,但成本持續下降反倒推動需求爆發。以ChatGPT為例,每百萬Token(字元單位)運算成本從從2023年初36美元降至2024年8月4美元,如今GPT-5更降至1.5美元。每花1美元可獲得運算效率大幅提升,促進更大規模模型訓練與推理,AI需求顯著增加。
與此同時,各家廠商市佔率競爭激烈,帶動資料中心建置需求有增無減,雲端巨頭近期持續上修資本支出,成長幅度超出預期,產業動能可望延續至明年。
其中,AI伺服器無論採用GPU或ASIC(客製化晶片),所需PCB層數愈來愈多。有能力生產高階PCB廠商,因過去幾年消費電子需求不佳,並未大幅擴產;上游原材料多由日系廠商掌握,擴產同樣保守。在AI投資持續成長下,高階PCB與原材料短期可能持續供不應求,價格具上漲空間。其中台股包括:可供應交換器用高階PCB廠商以及玻纖布、銅箔等原材料供應商,有望受惠。
此外,隨著第三季GB200出貨量大增,相關供應鏈都受惠。譬如:伺服器散熱方式由氣冷轉向水冷,帶動散熱廠商營運動能,加上AI耗電量攀升,對電源供應器功率和效率要求更高,矽光子方面,預期今年第四季品牌客戶將積極拉貨800G產品,明年還有1.6T題材,也值得期待。
台灣ASIC業者 較具競爭優勢
展望後市,美國將針對半導體祭出產業關稅,迫使台灣廠商加碼赴美投資設廠,帶動上下游商機。此一加碼投資將推升包括設備、耗材及建廠廠務等商機需求,下游部分,包括工業電腦(IPC)配套和訂單成長機會。
另一方面,CSP(雲端服務業者)導入ASIC(客製化晶片)後,全球主要業者仍為大型廠商;反觀台灣ASIC業者專注後端設計,與美國大型業者相比,各具優勢、各擁客群。目前全球主要ASIC業者為美國兩家網通IC大廠,除晶片設計服務外,也擁有自有產品。相比之下,台灣ASIC業者多數沒有自有產品,也缺乏高速傳輸IP,需授權第三方廠商,且服務集中在後端,如韌體繞線、封裝載板設計,無法提供完整的前端設計服務。因此,若CSP無前端設計團隊,需仰賴有能力設計整顆晶片的國外廠商;反之,若CSP具備前端設計團隊則會將後端設計外包,以降低人力成本,台灣ASIC業者因專注後端設計服務,毛利率要求較低,較具競爭優勢。
(作者為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