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07:00

2023年至今「Diamond Towers 台北之星」累積有6筆實價。(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豪宅稅、囤房稅、私法人購屋許可制以及豪宅限貸令等多重束縛纏繞,豪宅成為這一波房價飆漲熱潮中,紋風不動的少數族群。根據房產業者彙整內政部實價網揭露資訊,今年1至5月,成屋加上預售屋、單筆總價2億元起跳的豪宅揭露實價,僅15筆。
攤開最新揭露的單筆總價2億元的實價,成屋比預售屋要多一些,現狀大致呈現2:1的情形,不過,房產業者提醒,由於豪宅交易樣本數較少,多數是視個案特殊條件而論。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單筆總價最高的豪宅實價為北市信義計畫區「皇翔御琚」6樓、近4.24億元,至於,單筆總價3億元起跳的則有大安區「One Park Taipei 元利信義聯勤」、「Diamond Towers 台北之星」、中正區「元大天匯」、松山區預售案「勤美璞真城仰」等。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分析,在政策調控抑制下,豪宅市場僅剩自住需求,景氣熱絡時交易量並未鮮著增加,景氣轉冷後成交量更極為有限,預期此現象加持續加劇,暫無好轉的可能性。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自從2010年央行進行豪宅限貸,再加上2014年開徵豪宅稅、囤房稅,乃至於限制私法人購置住宅,都形成豪宅受到制度性的箝制,讓投資豪宅的節稅、傳承、置產效果都大打折扣。
另外,豪宅也因為都更、危老的帶動,新增供給數量出現倍數性的成長,進一步稀釋買方出價、加深觀望心態。但最重要的是地緣政治的衝突,移轉富豪投資、置產方向至海外,三種力量的結合,不但出現價修量縮的慘狀,而且預售不順、中古又不耐放,使豪宅市場剩下少數品牌建商還能繼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