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5-04-18 03:20

距地球124光年 科學家發現系外行星生命「最有力證據」

編譯周辰陽/即時報導 2025-04-17 15:08 ET



這張插畫展示了一顆氫氣海洋世界圍繞著一顆紅矮星運行。根據韋伯太空望遠鏡觀測,系外行星「K2-18b」可能納入這一類別。路透
天空新聞17日報導,科學家已在一個外星大氣中探測到地球上只有生物體產生的氣體化學痕跡,是迄今太陽系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最強烈跡象。

科學家利用韋伯太空望遠鏡,在一顆名為「K2-18 b」的行星上發現兩種氣體痕跡,一種是二甲基硫(DMS),另一種則是二甲基二硫(DMDS)。在地球上,這兩種氣體主要由藻類在內的生物體產生,表明「K2-18 b」可能充滿微生物。


「K2-18 b」位於獅子座,距離地球約124光年,質量是地球的8.6倍,直徑約為2.6倍。這顆行星位於天文學家所謂的「適居帶」(Goldilocks zone),意味行星距離其公轉恆星的間隔適中,表面溫度不會過熱或過冷,讓維持生命必需的液態水得以存在。

韋伯太空望遠鏡在2023年9月在「K2-18 b」的大氣層發現一種特定氣體的徵象,該種氣體在地球上是由海中簡單生命體所產生。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研究所教授馬都蘇漢(Nikku Madhusudhan)領導的團隊當時鎖定了「K2-18b」等約十顆位處「適居帶」的行星。

馬都蘇漢當時表示,若相關跡象獲後續確認,將「徹底改變我們對探尋生命的思考方式」。天空新聞報導,馬都蘇漢教授稱此一發現是「尋找太陽系外生命的轉型時刻」,並稱「我們已經進入觀察性天體生物學時代」。

韋伯太空望遠鏡的早期觀測已在「K2-18 b」大氣層發現甲烷和二氧化碳,也是第一次在一個恆星宜居帶的系外行星大氣層發現碳基分子。

馬都蘇漢表示,包括過去和現在的觀測,目前唯一解釋就是K2-18b是一顆充滿生機的氫氣海洋行星。

馬都蘇漢告訴BBC,這是到目前為止外界可能有生命的最有力證據,「我可以實際地說,我們可以在一到兩年內確認這一信號」。

研究人員強調,這項發現並非宣告發現了實際的生物體,而是生物過程的指標,其他未參與的科學家也敦促審慎。

美國德州西南研究院行星科學部首席科學家格萊恩(Christopher Glein)指出,「來自K2-18 b的豐富數據讓該行星成為一個誘人的世界,這些最新數據對我們是寶貴貢獻,然而,我們必須非常謹慎,盡可能徹底驗證數據。我期待最快下周開始就能看到針對這項數據分析的額外獨立研究」。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