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3-26 17:34
富達國際:內需驅動增長 中日印市場浮現投資契機
2025-03-26 17:23:45 記者 陳怡潔 報導
富達國際今(26)日發布亞洲市場投資展望指出,今(2025)年全球投資市場於顛簸中開局,隨著美國政府就各項雙邊貿易和投資展開調整,或增添更多貿易限制。加徵關稅的不確定性,使市場普遍預期全球通膨將更長時間處於較高水準,尤其在美國,進而將阻礙聯準會降息步伐,各亞洲央行則需於穩定資金流及刺激內需間取得平衡。然而,亞洲主要經濟體轉向以內需驅動增長,使中國大陸、印度及日本等三大市場浮現投資契機。
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學家劉培乾指出,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及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影響亞洲經濟增長前景,惟區內各經濟體面臨風險程度不一。儘管受出口關稅增加及全球需求放緩的直接衝擊,貿易不確定性趨升或使亞洲各國透過更積極的改革,加大支持內需及加強區內合作,尋求經濟增長和韌性。中國大陸經濟復甦,特別是內需消費增長越顯重要,可望成為大部分亞洲經濟體的替代出口國。
劉培乾表示,自2018至2019年間中美貿易關係首次轉趨緊張後,中國大陸便開始為貿易關係不確定性作準備,過去數年積極重組供應鏈,分散至東協、拉丁美洲及非洲等地更多貿易夥伴,同時降低出口美國比重,有望抵禦較高的美國關稅。
同時,中國大陸亦已轉向擴大內需,以抵銷部分外在壓力。自2024年第四季起,將提振內地消費及培育「新質生產力」為要務,並在最近召開的兩會,重申將實施更積極的財政及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且推出提振消費專案等。這些政策有助於外部壓力增加下,支持內部消費增長。值得留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傳遞一定程度彈性,並強調保持靈活,以便未來外部環境惡化時迅速推出進一步刺激政策。
至於印度,劉培乾認為,鑑於美印關稅差距較大,若美國實施對等關稅,印度將面臨較大風險,惟考慮到印度經濟對出口依賴性較低,即使全球貿易放緩,其經濟增長仍較具韌性。印度服務業出口於過去數年顯著增長,目前出口量及年價值幾乎與商品出口持平。此外,憑藉龐大國內市場,加上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未來數季經濟增長或轉向由國內消費驅動。
另外,印度政府最新財政預算,計劃針對家庭消費相對較高的中低收入戶大幅減稅以提振消費。通膨緩解,特別是食品價格回落,也有助促進消費。然而,由於印度政府過去數季財政政策更為審慎,公共支出減少,富達預期印度經濟增長不會急劇反彈。企業投資或增加,並隨印度央行進一步降息而加快。
日本方面,劉培乾表示,隨著日本持續性溫和成長且名目經濟增長至更高的新階段,日本央行走上利率正常化之路。春鬥薪資談判亦傳遞正面訊號,各大工會再次爭取到5%薪資增長,這將成為一個基準。隨薪資持續增長,實質收入增長的家庭將更容易接受物價上漲,促使中期達到較高通膨均衡(Inflation Equilibrium)狀態。
富達預期,薪資通膨良性循環將逐步形成,在未來數月外部風險增加下,日本國內消費將再次成為經濟增長主力。全球貿易不確定性趨升,更多國家開始分散及重組供應鏈,日本或可受惠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然而,美國貿易政策不明,將使日本央行升息政策保持謹慎,富達認為日本央行將繼續評估薪資增長趨勢及對通膨影響,預期隨著通膨維持在目標之上,日本央行將進一步升息,惟步伐將溫和漸進,並選擇於金融市場相對平穩且日圓匯率適當的區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