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3-26 17:20
中華車:今年銷售看4.9萬台;MG兩大車型恢復產銷
2025-03-26 16:53:44 記者 鄭盈芷 報導
中華車(2204)表示,去(2024)年內銷(含代工)銷售實績為5.2萬台,與2023年大致相當,2025年目標則為4.9萬台,而自主商用車與多品牌代工則各約一半,市占率目標10%。中華車表示,目前MG兩大主力車型HS、ZS都達成在地化要求,正逐步恢復生產,也希望盡快將訂單恢復原有水準。至於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台灣是否調降進口車關稅議題,中華車表示,如果成車關稅大幅降低,對產業影響大,會影響全台灣30萬名汽車產業從業人口,影響並非單一車廠。
中華車2024年營業淨利下滑,主要係公司基於長期競爭力與永續發展考量,持續投入資源進行智慧化新能源車的關鍵技術及整車研發,而轉投資事業則受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激烈致獲利下滑,加上較無新安防疫險損失迴轉效益。
中華車擬配發每股4.2元現金股利,以今日收盤價計算,殖利率約5.3%。
在新車規劃方面,中華車CMC品牌預計8月推出全新自主研發電動商用車ET35,期望擴大中華車在新能源產品市場的布局,並展現中華車在商用車的影響力。
另外,中華車也預計2025年底前完成三菱品牌新款小型休旅車的量產準備工作,強化公司產品組合。
對於市場關注的MG銷售,中華車表示,目前MG HS已恢復正常產銷,ZS也於3月份取得產發署核可函,會逐步恢復生產,也希望能盡快恢復訂單水準,不過目前變數還多,還沒有辦法給銷售目標。
而MG設定為高性價比,毛利率本來設定就低於商用車,受在地化比重提高、規模經濟的影響,材料成本確實有增加,有一小部分會反映在價格上,但為維持產品高性價比,中華車目前吸收大多數成本,也正與供應廠、協力廠共同推動降成本 。
至於輕型商用車J SPACE從2024年11月上市以來累積訂單超過8500張,需求還是不錯,以車型來看,箱型車的等待交車時間會較久。
在重要轉投資方面,2024年福建奔馳約銷售2.62萬台,約貢獻獲利7.7億元,較2023年下滑,2025年銷售則期望盡可能維持2024年水準,目前也持續推動零件在地化、強化經銷通路與投入新車型開發。
中華車昨日公告組織人事異動,總經理陳昭文因個人生涯規劃申請退休獲淮,由副總經理曾鑫城接任,人事異動於4月1日正式生效。
曾鑫城在中華車任職超過20年,具備車輛產業經營與管理的完整資歷與經驗,對產業趨勢與市場變革有深入洞察,歷任中華汽車企畫GROUP副總經理、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代理總經理與副總經理。過去,曾主導過多項品牌戰略與產品策略規劃,推動中華汽車國產化與新能源車型的導入與銷售提升;同時,推動企業內部轉型,提升生產效率與市場競爭力,協助中華汽車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步。
(圖片來源: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