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4-11-30 04:15
美國作家拜訪宋美齡,被質問:你們有原子彈,為什麼不丟去大陸?--5
美國作家拜訪宋美齡,被質問:你們有原子彈,為什麼不丟去大陸?--5
當時,蔣介石手下的很多國民黨士兵都是在台灣出生,他們對於反攻大陸並沒有多大的熱情,其鬥志能維持多久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可能在解放軍的一通打擊之下便一蹶不振,倉促投降。
和這些年輕的「台灣小子」不一樣,蔣介石想要重回大陸的心態頗為「複雜」。1949年,他即將從大陸撤走時,聽見解放軍的炮聲越來越近,他卻在老家浙江奉化溪口賴著不走,跪在祖墳前痛哭起來。
有人分析過,蔣介石這一行為背後藏著一種「不服輸的勁頭」,也可能是在硬撐臉面給手下看,也可能是知道了這一走就再難回來了,對曾經的山河心懷眷戀。
這種心態在他去到台灣之後一直沒有化解,一直延續到了他1975年離世的時候。在此之前,他的反攻計劃儘管受到重重阻力,但都在往下推行。
1965年,看著大陸的第二顆原子彈試驗成功,蔣介石的心裡更急了。
他先後讓宋美齡和蔣經國去了美國和詹森政府談,想讓他們將大陸的核設施摧毀掉。
特別是蔣經國,到了華盛頓之後,在美國的軍政界反覆遊說,但都沒有得到明確的答覆。
1967年,在日本首相佐藤榮作訪美之後,詹森才發布了一份美日聯合公報,聲稱中國大陸擁有的核武器威脅到了亞洲國家的安全,但美國的行動也只停留在了這一紙公報,並沒有更明確的行動。
總之,宋美齡當時要求美國人在大陸投原子彈的做法,是不切實際的,這背後是中西方幾個國家之間核力量的博弈,也典型地反映了蔣家人迫切想要反攻大陸,收復失地的焦慮心態。
作為與美國關係密切的蔣夫人,宋美齡人生中的很多做法都是值得商榷的。
她在人生最後關頭,一直拒絕寫回憶錄或是用口述的方式將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關於她的很多事只能依靠他人的說法獲得,這也增加了了解她這個人物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