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0 05:30
經濟部為防堵中國汽車「化整為零」登台搶市,自8月起祭出國產車零組件在地化採購比例三年須提高至三十五%。(記者楊雅民攝)
〔記者楊雅民/台北報導〕經濟部為防堵中國車「化整為零」入台,八月起祭出國產車零組件在地化採購比例三年須提高至三十五%。業界分析,初期最直接影響的車款是中華汽車代理生產的上汽名爵MG與原計畫今年國產化登台的上汽大通Maxus,原都是英國品牌、後因停產被上汽集團併購,可視為泛中國品牌。另外傳將循「MG模式」陸續來台國產化銷售的吉利、奇瑞以及BYD比亞迪電動車,因屬於純中國自主品牌,短期內登台計畫恐將受阻。
前年,已被中國上汽集團併購的英國百年汽車品牌MG,由中華汽車拿下台灣總代理權,並在台灣成立台灣英倫摩里斯公司,以國產化模式登台販售,首款HS強打「超規滿配」、入手價僅八十九.九萬元,去年銷量逼近一.四萬輛,引發市場關注,且質疑MG從中國引進整車零組件比例達九十五%,卻包裝成國產車。
業界分析,在地化零組件採購要達到三十五%並不難,關鍵在於成本;以台灣車市規模,一輛國產車從研發、模具費、生產設備等投資至少要二十億元,月銷量要達八百至一千輛才划算;以MG已登台的既有車款估算,若現在要投資二十億元達到三十五%的標準,根本不划算,以一年一萬輛、五年攤提,一輛車就得攤四萬元成本。
業界直言,三十五%規定還不算最難,最難掌控的是當從中國進口整車零組件,需先向產發署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並取得同意文件後,始得進行申請,審核標準與態度如何?車商很難預料。
中華汽車坦言,支持在地化生產,MG導入當時皆合法合規,依照政府相關規定完成指定國產化項目、安全審驗合格後,才引進台灣量產上市;「不反對產業政策變更,但不能突然發生」,還溯及既往,恐讓企業難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