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流域 發達公司副理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7-18 11:24

美國金融新法意在長遠 短期或現負面效應

歷經一年多時間的拉鋸戰,奧巴馬政府竭力推動的金融改革立法終於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分析人士認為,盡管有政治上的考量,但國會通過的這份法案對於遏制金融投機行為、防范金融業系統性風險等方面仍有重大積極意義。不過,短期內,由於銀行的經營可能受到更多束縛,盈利能力可能有所影響,而由此導致的信貸趨緊亦可能波及實體經濟。
民主黨盼來及時雨
不少人認為,和之前的醫保改革一樣,金融改革立法不過是奧巴馬政府的又一張政治牌,特別是考慮到國會中期選舉在即,這次的法案能順利通過對民主黨人尤為重要。
有跡象表明,在11月的國會中期選舉中,共和黨人很可能獲得大勝。因此,對奧巴馬領導的民主黨來說,當務之急是要趕緊拉攏選民,而打擊眾矢之的的華爾街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由於許多銀行和保險公司在金融危機后收受了數以千億美元的納稅人資金,很多民眾都對華爾街充滿了敵意和不滿。
在這輪立法過程中一直充當開路先鋒的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民主黨參議員多德如是說:很遺憾,我不能為你找回工作,拿回止贖的房產,歸還你的退休金。我所能做的就是確保不再讓這個國家經歷過的一切重演。
事實上,一些觀察家指出,今年年初高盛被告,很可能也是奧巴馬政府一手策劃的好戲,目的只是為了加快金融立法的進程,為民主黨爭取民意支持。
最終,高盛的“欺詐門”在參議院通過金融立法的同一天得到和平解決。雖說高盛沒有像一些人預想的那樣被狠狠“擺一刀”,但最起碼,民主黨人能夠通過高盛的例子,更有理由地要求加強衍生品的監管,因為高盛在引發爭議的相關交易中正是利用了衍生品。
積極意義不容忽視
當然,從此次金融改革法案的深度和廣度來說,這次的立法都不能不說是一個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不僅在美國,在全球也是一項劃時代的舉措。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新法案中重點強調了對場外金融衍生品的監管,這一不透明和龐大的市場,恰恰被認為是引發和加劇這輪金融危機的禍首之一。據估計,目前美國的衍生品場外交易市場規模高達615萬億美元。
根據新法,大部分的場外金融衍生品交易今后都將被納入更加透明的監管,當局將要求日常衍生品交易在交易所或類似電子交易系統中進行,并通過清算所進行清算。定制的掉期產品交易將仍可以在場外市場進行,但相關交易必須上報至中央儲存庫,以便使監管機構能夠對整體市場形勢有更加全面的掌握。
另外,針對在危機中暴露出的監管職責不明等問題,新法案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法案賦予聯邦監管機構一項新權利,使其能夠對未接受納稅人資金救助但陷入困境的大型金融公司進行接管和分拆,以防止此類公司的倒閉引發整個金融體系的動蕩。
同時,新法案還要求建立一個由10名成員組成的金融穩定監管委員會。在極端情況下,該委員會有權對金融機構進行分拆。
不少分析人士都認為,這些針對性的舉措對於預防金融危機的再次發生有積極作用。
短期負面效應大
奧巴馬顯然很滿意金融改革當前的進展。他在之前參眾兩院達成妥協時就表示,這份法案“90%的內容”都與他原先的主張一致。
不過,專家指出,正是奧巴馬不在乎的約10%的不一致之處,恰恰是這輪美國金融監管改革的核心和“精華”。但縱觀國會通過的金融法案,很多最核心的條款被嚴重注水,這也為法案最終的效果打了不少折扣。
比如,新的法案規定,華爾街銀行在PE或對沖基金的投資不得超過一級資本金水平的3%,而之前的版本則徹底禁止銀行及其關聯公司投資PE或對沖基金;對於極富爭議的衍生品交易,新法案摒棄了之前提案要求銀行剝離互換交易業務的規定,而是允許銀行繼續保留外匯、利率等互換業務。
在油水最豐厚的自營交易領域,新法案也給銀行留了充足的回旋余地,稱銀行可以用自有資金從事“合法且不得不從事的風險對沖交易”。
英國安本資產管理公司的美國股票基金經理羅伯特·馬特森周五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監管法案的實施,對於美國經濟總體來說,短期內至少不是什么好消息。因為更嚴厲的監管會要求銀行提高資本金,同時提高放貸門檻,這可能增加企業和消費者獲得信貸的難度,不利於經濟增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