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洛維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08-10-09 00:03
女性減肥、防曬過度 易得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骨量降低,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會導致骨骼的脆弱,結果使發生骨折的危險性增加。一般而言,人的骨密度在三十至三十五歲時達到巔峰,以後便開始走下坡。
奇美醫院骨科主任-陳伯毅醫師表示,女性因為懷孕生子、較少運動、減肥節食、營養不良,在三十五歲以前沒有達到較高的骨密度﹙成年女性骨質較同年男性為低﹚,也可能因為疾病長期服用藥物﹙例如利尿劑、抗癲癇藥、類固醇、甲狀腺素、肝素、化學治療等﹚,或卵巢病變、停經後,女性荷爾蒙下降,導致骨質快速流失,較男性易患有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症容易衍生許多併發症,包括跌倒易產生骨折﹙髖部、腕部、胸腰部脊椎﹚、外觀變形﹙駝背、脊椎側彎、身高變矮﹚、瀰漫性背痛、肌肉衰弱、活動性降低、喪失獨立自主的能力、行動不便造成與社會疏離、高死亡率。骨質疏鬆症常是無聲無息地進行著,毫無預警。有時病人已出現自發性的骨折但可能仍無任何症狀。臨床上病人大多因突發性之骨折引起劇痛而求醫。近十年來台灣的流行病調查統計發現:65歲以上之城市婦女,19%已有一節以上之脊椎壓迫性骨折,依全民健保資料顯示,65歲以上女性每年髖部骨折約為3500例﹙男性則約為2500例﹚。
發生髖部骨折的年長者,一年內的死亡率約為15%﹙約等於乳癌3、4期的死亡率﹚,死因則以長期臥床引發的感染為主。若依目前台灣婦女平均壽命為78.3歲而言,大約三分之一的婦女在一生中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部或腕部之骨折。目前治療骨質疏鬆的原則是:
(一)在發生骨折前正確診斷出骨質疏鬆,並找出可以治療的導致骨質快速流失的原因
(二)降低骨質流失速率
(三)積極治療和預防骨折
(四)以復健方法增進患者生活品質
因為至今仍無一個安全又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已經疏鬆的骨骼回復到原有的骨質密度,因此陳伯毅醫師建議,骨質疏鬆症的預防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改善日常生活中抽煙、酗酒、過度飲用咖啡的習性、要多運動﹙輕度負重運動,如散步、跑步、游泳、騎腳踏車均可﹚、有適當的日曬﹙一天當中十多分鐘的日照就夠了﹚,注重飲食中鈣質、蛋白質、維生素D的攝取,攝取較習慣上為高量的鈣質對骨質是有幫助的,成人女性每日攝取量為1000mg,停經後則增加到1500mg。
有些疾病會導致骨質不正常的流失而致極度骨質疏鬆,例如: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腺機能亢進、性腺功能低下、庫欣氏﹙Cushing’s syndrome﹚症候群、胃腸吸收不良等,診斷並治療這些疾病是主要的治療方法。確認病患所使用藥物是否造成骨質流失的副作用,改善或停止使用這些藥物也是很重要的。
陳伯毅醫師說明,目前用來治療骨質疏鬆症的藥物,主要有雌激素﹙Estrogen﹚Fosamax、Evista、Miacalcic、Forteo等。以往雌激素是用於防止停經後婦女骨質流失的首選藥物,但有研究顯示長期使用雌激素可能增加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乳癌和因血栓導致冠心病和中風的發生率。因此醫師應與病患共同討論使用雌激素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利弊得失,再行選擇適當療法。婦女在接受雌激素治療時應常規地作乳房檢查,包括自我檢查乳房、乳房X光攝影和超音波檢查,並應定期做子宮頸抹片甚至病理切片檢查。
其他如活性維生素D,由於年老婦女飲食減少,少曬太陽,活性維生素D較易缺乏,不利鈣質吸收,應經常補充,並追蹤血鈣以防高血鈣症的發生。年長者因為動作慢、反應慢、視力不好,容易跌倒。據統計大部分的老人跌倒骨折多發生在家中或居室內,故居家環境內必須注意照明是否充足,是否有可能引致跌倒的不良設施需要改善,在衛浴空間裏必須防滑,且設有可供抓握的扶手。
年長女性也可能在起身時因自主神經失調造成姿態性低血壓而發生跌倒,必須給予教導,儘可能避免使用可能影響行動、反應和姿態性低血壓的藥物。一旦發生骨折,應儘早尋求專業骨科醫師的診斷、對骨折的正確瞭解和妥善治療,積極復健,避免感染和心肺併發症,才能增進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