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喜樂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3-03-13 13:11

孩子常不安易失眠 家長關愛比吃藥更重要

記者吳珮均報導


當孩子生病時,不該只看到「病」,而忘了「愛」,如果能更溫和且全面性照護孩子,就會發現孩子及家人身心都變得更健康。
一位讀幼稚園大班女童,不僅出現失眠症狀,晚上12點過後才能入睡,且經常坐立不安、磨牙、摳手、拔眼睫毛、容易生氣、害怕及愛哭,讓爸媽擔心不已,心力交瘁。後來經介紹至中醫科尋求輔助治療,同時考量家庭狀況、學校狀況、家族病史及管教方式等綜合評估後,給予孩子增加安全感的中藥,如柴胡、鉤藤、百合、合歡皮、茯神等藥物,並且請家長這段期間加強關愛孩子;一個月後症狀就大幅改善,也讓家長安心許多。
兒童、老人可藉中醫調理 免去藥物副作用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中醫科主任黃雪雅醫師表示,兒童的認知發育進展,與中醫理論的心、腎相關,如情緒、動作、專注力及睡眠等,則與中醫理論肝、心相關;一般來說,兒童腎氣尚未充實,老年人腎氣逐漸衰退,因此這兩類病患非常適合以中醫藥來治療疾病或處理症狀,可以避免一般藥物副作用或體質敏感帶來的不適。
兒童壓力與不安 中醫藥物助症狀改善
黃雪雅醫師指出,門診中常見到許多兒童有失眠、坐立不安、磨牙、夢遊、妥瑞氏症、偏頭痛、恍神、不明原因咳嗽,甚至摳手、咬指甲、拔頭髮等較嚴重的症狀,這些都可能與壓力有關;無論是課業過度繁重、家長情緒不穩定或是進入新學校或新環境等,都可能對敏感的孩子造成壓力與不安。
黃雪雅醫師說,中醫可利用具有安定緊張心情的炙甘草、浮小麥;降低憤怒負面情緒的柴胡、薄荷、鬱金;減緩不明焦慮急躁感的鉤藤、百合、柴胡;改善多夢、夢遊或磨牙的龍骨、牡蠣、蓮子等,透過大自然的藥物來調整身體,啟動人體自癒的能力,讓身心恢復平衡狀態,協助孩子改善許多症狀。
父母加強關愛 孩子更健康
在門診中常看到疲於奔命的不安孩子及焦躁爸媽。黃雪雅醫師提醒,當孩子生病時,不該只看到「病」,而忘了「愛」,小孩的自癒能力是很強大的,如果能更溫和且全面性照護孩子,就會發現孩子及家人身心都變得更健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