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品秀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4-01 17:54
台船擬提高國際訂單 搶散裝船市場
台船擬提高國際訂單 搶散裝船市場
2010/04/01 13:57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趙曉慧台北2010年4月1日電)國內造船界龍頭台船 (2208) 月底將舉行一場建廠以來最大規模交船儀式。由於船東是德國船商,台船有意藉此提高台船的國際能見度,有利爭取國際造船市場的訂單。
這一項儀式預計在4月26日舉行,地點在高雄港的2號碼頭。德國船商PETER Doehle委託台船建造12艘船隻,當天將先交2艘可載重6600標準貨櫃(TEU)、1艘載重4200TEU的新貨櫃船。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表示,德國是航海大國,但因為工資高等因素,造船廠生存困難,德國船東只好找其他國家的船廠建造。工藝品質要求嚴苛的德國船商找上台船,是對台船造船技術的肯定。
鄭文隆自豪的說:「台船的造船水準已達世界一流,總TUE數是全球排名第4的貨櫃造船廠,僅次於前3名的韓國造船廠。」
台船總經理譚泰平表示,過去台船最高的交船紀錄是2條,這次一口氣交3條船給德國船東,顯得隆重且有助打開台船的國際能見度。
譚泰平表示,台船目前的國內訂單約佔3分之2,客戶包括萬海、陽明、台電、中油等;國際訂單約佔3分之1,未來將提高這一部分的比例。
據了解,台船積極與長榮海運 (2603) 洽商8400TEU的貨櫃船訂單,報價最快本月底出爐。
台船在國際造船市場的展望,鄭文隆表示,全球約有510艘閒置的貨櫃船,明顯供過於求,船東於是改訂散裝船。台船將搶食這一塊市場,目前正與國際船東洽談,「機會很大,正在努力當中。」
譚泰平近日到中國上海參加造船界的交流,造船市場何時揮別新船供過於求的陰霾,成為會上的討論焦點。
譚泰平表示,影響市場復甦的因素眾多,包括新船釋出量、經濟復甦帶動多少貨運量,大家看法不一。樂觀者認為最快明年底就可以復甦,悲觀者則是認為要到2015年。
TOP
關閉